论提高女时装省、褶制作工艺效率 -----服装CAD与立裁手工制作结合开创女时装制作新纪元
来源:服装工业网作者:杨柳时间:2012.06.08
论提高女时装省、褶制作工艺效率
-----服装CAD与立裁手工制作结合开创女时装制作新纪元
摘要:
现状——目前女时装的制作都是用立裁或者手工打版的方式进行,但在制作特殊部位的省、褶的工艺非常繁琐复杂。如泡泡袖、荷叶领、褶领等。使服装更加适合人体立体曲面, 外形更加美观。
关键字:女时装 立裁 手工 省 褶 泡泡袖 荷叶领 褶领;
(补充内容)
省缝:在服装制作中需要缝去的部分布料。
(图二)褶裥的表示方法
在样板制作中,如何把平面的布料转化成符合人体形态的服装,来满足复杂的人体曲面要求?收省、打褶等的方法应该是结构处理的主要方式。它们能有效地将原本覆于人体表面的布料上所出现的一些不平整的褶皱去除,让布料贴合人体曲线并且变得富有立体效果。(如图1-1)服装打板中通常利用不同的省道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改变衣片的形状,从而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达到美化人体的穿着效果。
要换成照片中的图片
图1-1
第一节 省的形成及名称
一、省的形成
人的体型呈立体状,将布料围裹在人体模型上,
在肩部、腰部会出现不合体的宽松现象,在宽松
的部位采用收省的方法将多余的布料折叠起来以
适合人体体型,折叠部分称为省。
二、省的位置及名称
省是依据它在衣片上的部位而命名的。如省位
于肩部的称肩省,位于领围处的称领省,位于
胸部的称胸省或袖窿省,位于腰部的称腰省,
位于腋下处的称腋下省等。省的位置随服装款
式的需要而定,只要是以胸高点为中心,可向
任何方向确定省的位置。
第三节: 省位转移
省的位置随服装款式的需要而定,省是依据它在衣片上的部位而命名的。如省位的变化是女装款式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部位均可通过省的变化进行结构设计。省经过缝合使平面的布料呈现出凸起的立体效果。上衣的胸省和腰省缝合所形成的曲面,满足胸部的隆起;裤腰、裙腰前后的省缝合形成的曲面,满足了腰围与臀围的差别。省位的变化通过将省转移操作来完成的,即以凸点为旋转点,把省设计转移量移动到设计部位。
前片省位转移具体操作过程,见左图
省位转移后为右图效果
操作一:在前衣片肩线上任取一点A,作为省转移后新省的位置,并在需要转移的领侧省处作记号B、C。
操作二:将新省的位置剪开,把三角区域BP点、A点和B点以省尖点(BP)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旋转,使B点与C点重合。当点B、点C重合后,点A自然张开至A’,这便是领侧省转移至A位置所形成的新省。
操作三:从A、A’两个点向胸高点画直线,省尖点距胸高点1.5cm,完成领侧省转移为肩省的操作。最后画出平行于前中线的布纹符号,标记出前中线为折边线的对折号。
省褶结合的效果
一、省转移后以收褶的形式表现
省的转移操作是一样的,只是在结构表现上有
所不同,进而造型效果也不同。省量转换后以
缩褶的形式表现,即缩褶量来源于省。
二、省转移后,增加缩褶量,提高造型效果
省量转换后以缩褶的形式表现,但是缩褶量只由
以加大缩褶量。加褶量时可多剪些剪口,使连接线
圆顺。增加缩褶量的多少是根据款式造型要求而定,
同时也要根据面料特性来控制。
用圆顺的曲线连接缩褶位置,可在原连线处向外稍
加出0.5~1cm。最后标示出缩褶号、对折号和布纹
线方向。
在女时装的基本结构中,有几种不同的省道,它们在衣片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省道可以按照它们的形态以及在衣身上所处的位置来进行分类。
如下是省的分类。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造型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一、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常见的省道有:
a、 腰省
b、 侧胸省
c、 腰省+门禁省
d、 腰省+领口放射省
e、 人字省形式
f、 Y形省
二.立体造型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 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 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 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 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造型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四、立体造型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 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授权服装工业网刊载,转载请注明并保持原文完整性)
- 纺织业发挥产能优势促推上半年出口增长,全年仍须稳住外贸基本盘!2020.08.14
- 细纱工序减少纱线毛羽新思路2017.01.12
- 纺纱时如何减少络筒回丝?2016.07.15
- 技术话题:如何减少喷气织机织疵?2016.03.25
- 技术话题:如何避免 剑杆织机剑头、剑杆带磨损?2016.02.25
- 尺码再造的五大守则2015.05.11
- 高速锭子的改进2015.03.20
- 全新多品种、小批量专用飞速裁剪方案2015.01.14
- 采用三维立体纺织技术 打破欧美垄断2014.11.12
- 标准缝纫机防进线机构获得专利2014.08.28
- 服装CAD设备为纺服企业生产提效益2014.08.27
- 不处理胶辊:保质与提效兼顾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