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染整新标颁布一年 多地尚未执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时间:2014.01.17
与旧标准相比,已生效的新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提高了排放要求,收紧了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及氨氮等指标的排放限值;二是控制有害物质排放,收紧硫化物、苯胺类、六价铬、二氧化氯等排放限值,而且苯胺类、六价铬自2015年1月1日起不得检出;三是增设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指标,以加强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四是增设总氮、总磷指标,以强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满足环境管理需求;五是设置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防止稀释排放,促进企业节约用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取消了旧标准中污染物的Ⅱ级和Ⅲ级排放标准,代之以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标准,由此大幅提升了排放标准要求,尤其是对企业纳管排放的标准要求。
多地尚未全面执行新标准
企业超标排放情况严重,广东、江苏、山东3省未完全实施新标准
但环保组织在调研中发现,国内多个地区尚未全面执行新标准。在染整产业高度集中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5省中,只有浙江和福建两省较为严格地执行了新标准,广东、江苏、山东3省未完全实施新标准。
同时,福建、山东存在监督性监测信息显示的排放限值与在线监测显示的排放限值不一致的现象,仅浙江省较全面地披露了企业违反新标准的数据。
在第三期纺织业调研报告中,重点对浙江省的情况进行了关注。根据2013年浙江省对重点污染源所做的季报,纺织企业大范围违反新的排放标准。
2013年5月15日,浙江省环保厅网站发布的《2013年第1季度浙江省重点污染源监测报告》显示,浙江省开展监督性监测的省控(含国控)工业废水重点污染源共1089家,有423家存在超标排放情况。造成超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纺织企业大范围超标,超标的纺织企业数量为391家,占全省超标企业总数的92.4%。
第二季度超标的纺织企业数量为419家,占全省超标企业总数的93.7%。
纺织业调研报告认为,部分新标准实施地区的纺织印染企业已出现大范围超标排放的现象,且超标企业数量呈一定的递增趋势。同时,根据新标准要求,2015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也将实施第二阶段的限值要求。
届时,部分污染物指标的排放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如企业未能提前做好准备,超标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
印染污泥成大问题
印染污泥被随意倾倒至农田、水土附近的现象频频发生
随着对印染废水处理要求的提高,印染污泥量也会显著增加,企业应关注这一问题。”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徐磐石表示。
目前,印染废水处理基本采用物化法与生化法结合,其中广泛应用活性污泥法,但是它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新标准实施后,印染企业进管污水的COD浓度由1000mg/L降低到200mg/L。标准提高后,污水处理之后的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
绍兴县有200多家印染企业,每天产生印染污泥2100吨左右;绍兴市区也有50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每天产生污泥约400吨。二者相加,绍兴县和市区的印染企业每天产生污泥总量多达2500吨。但是,目前绍兴市区处置污泥的专业公司只有绍兴市中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县的污泥处理项目还没有运行。
污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以及印染污泥处置制度不规范,导致印染污泥被随意倾倒至农田、水土附近的现象频频发生。
绍兴市环保局监测站人员表示,“目前,绍兴随意倾倒的印染污泥中,不少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包括铅、汞、铬等。”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对污泥取样送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确实发现污泥重金属超标。
绿色江南负责人方应君说:“纺织印染行业污染对沿海部分较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制约,推动品牌产业链清洁生产,推动绿色选择尤为重要。”
- 请不要再以“员工质量意识不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差”等理由来搪塞2020.08.31
- 可惜了!一代鞋王突然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零售!2020.08.28
- “热搜”之后回归理性,非织造布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2020.08.18
- 中纺企协十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强调树立新时代纺织企业家精神2020.08.14
- 越南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中国不再是美国最大的服装出口国2020.08.12
- 既供口罩原料也做军用防护服,山东最强纺企上半年净赚1.23亿!2020.07.31
- 直播卖货助力 数字化转型见效 体育品牌开启引流之争2020.07.28
- 意大利老牌制帽商 Borsalino 创意总监谈品牌复兴战略2020.07.27
- 潮汕印染业如何靠智能制造实现涅槃重生?2018.11.12
- 建设纺织强国 “十三五”需完成六项任务2016.10.26
- "三品战略" 引领江苏纺织业供给侧改革2016.09.12
-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布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