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竹麻“纺织”民族健康梦 将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4.10

导读:蔡亚平和“瑞亚高科”承载着几代湖湘“织女”的锦绣梦想,采用天然优质竹麻纤维混纺技术,引领高科技竹麻纺织产业,开启了全面进军环保、绿色、健康纺织的新征程,将实现民族纺织工业的伟大复兴。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

  古云梦泽地就是如今的洞庭湖流域。这里不仅自古以盛产上等竹材闻名,而且还是风行世界的“中国草”——优质苎麻在长江流域的主产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慕名来到享有“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苎麻之乡”美誉的银城益阳,造访一位40年孜孜以求的“竹麻纺织”追梦者,解读这位民营企业家发明竹麻混纺新技术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

  银城益阳,流金淌银,财富之都。

  这里,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重要产竹地区,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竹业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来被老百姓称为“刮金板”、“聚宝盆”。

  这里,是我国国宝、国际上称为“中国草”的优质苎麻主产区,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总产量约90%。

  丰富的物产资源蕴藏着强大的生产力,催生出一批通过实业强国的民族企业家。蔡亚平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实业家,他以自己四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潜心研究,发明了竹麻混纺新技术,填补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一项空白,开启了中国竹麻混纺先河,被业界称为“竹麻混纺新技术之父”。

  竹麻之乡的追梦者

  地处洞庭湖平原的银城益阳,以盛产竹子和苎麻闻名全国。据了解,益阳市现有竹林面积8.93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5%,被誉称为“中国竹子之乡”。而优质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的主要产麻区,益阳的苎麻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30%左右,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有“中国苎麻之乡”的美称。

  然而,由于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不先进,竹麻混纺技术一直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领域,没有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丰富的竹子资源“养在深山人未识”,大量的苎麻犹如稻草一般躺在农民家里“睡觉”。

  如何让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一直是蔡亚平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1970年,他16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纺织行业;1972年他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广州轻工学院学习纺织技术;1979年又到天津工业大学攻读本科。毕业后他先后在我省南县麻纺厂、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四川大竹苎麻纺织厂、湖北石首苎麻纺织厂等企业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厂长等职。1990年,一个人生难得的机遇降临到蔡亚平头上,当时的益阳市(县级市)政府推选他担任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候选人,他毅然主动放弃从政之路,继续追逐自己的纺织实业梦想。

  2001年底,蔡亚平响应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号召,回乡投资兴业,成立了益阳瑞亚纺织有限公司,决心把“瑞亚”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竹麻纺织实业。

  开启竹麻混纺技术先河

  当时,中国纺织行业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而益阳盛产的优质楠竹和苎麻仅停留在加工凉席、竹垫和长短纤维上,特别是苎麻纤维麻条作为原料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被加工制成各种成熟的纺织品后又高价返销回中国市场。农产品的“剪刀差”成为原料出口国的发展之痛。

  2005年,一直怀揣实现纺织工业新突破梦想的蔡亚平,开始研究新型竹再生纤维与苎麻纤维混纺面料生产技术,将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的竹再生纤维,与生 物脱胶的苎麻切段精梳麻条两种纤维素纤维有机结合,加工绿色环保的竹麻纺织品。经过蔡亚平和他的技术团队无数次反复生产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竹麻混纺新技术取得成功,并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

  200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科技成果鉴定,认为“新型竹、麻再生纤维与苎麻纤维混纺面料开发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后相继开发的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内首创。同年,“瑞亚高科”竹麻混纺技术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据了解,这种绿色环保的竹麻纺织品在保持竹、麻纤维吸湿透气的优良性能和抑菌保健的特殊功能的同时,能促进两种纤维取长补短,提高纺、织、染整体性能,穿着舒适,健康环保。

  2007年,“瑞亚高科”竹麻混纺系列产品荣获“湖南省第二届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及“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和2011年,时任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先后两次到益阳对湖南瑞亚高科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竹麻纺织技术开创了中国纺织工业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且益阳竹麻资源丰富,竹麻纺织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