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王天凯:行业还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

来源:作者:.时间:2012.10.25

  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行业运行压力不断增加,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呈现增速持续回落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增速下降、内销明显放缓、出口形势严峻以及投资增速趋缓、企业效益下滑,再加上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国内外需求下降以及生产成本增长过快、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等众多问题,中国众多纺织服装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正日趋变大。

  但再难的行业也有强劲的领头羊,这些企业数十年磨一剑,一直都是推动行业经济增长的佼佼者。为鼓励这些优秀企业,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10月10日发布了2011~2012年度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及行业竞争力10(20)强榜单。

  “从当前纺织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回顾总结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几年发展,至少应该看清并明确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世界以及中国经济都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行业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条件已经改变;其次,中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需要通过加快改革,不断完善。而在此过程中,企业也要不断通过改革,以增强适应外部环境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三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及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长情况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以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最终促进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谈到当前经济运行状况时,从整体大局概括了行业及企业所需要关注的三点。

  500强企业多注重科技研发

  今年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移师到郑州这个中原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发布,显然是肯定了中部地区已成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地区的重要性,并对郑州市优越的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以及该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表示认同。

  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是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逐渐成长并壮大起来,它们的发展状况对行业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王天凯说:“从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进入500强的143家企业来比较,2011年平均工业总产值36.9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1.56%;平均利润2.5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2.50%;研发投入平均7400万,复合年均增长率27.46%;平均新产品产值16.5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23.20%;劳动生产率68.03万元/人(按工业总产值计算),复合年均增长率19.39%。企业用工从2007年的年均7127人,减少到2011年的5433人,这些企业的效益和生产保持了同步增长,研发收入、新产品产值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都高于生产的增长幅度。”很明显,这些数据反映了这些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以及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500强测评是相对的,企业还需努力

  然而,行业还是要清醒意识到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的测评是相对的。所评出的企业与同行业相比虽然是强的,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还有不少差距。纺织强国建设的目标,最终还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今年评出的500强平均利润率为6.29%,虽然比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利润率5.54%高出0.75个百分点,但还是难以支撑自身真正实施从大到强的转变。”王天凯对此表示。行业及企业都要有清醒认识,并要为实施纺织强国建设目标继续作出努力。

  纺织企业竞争力测评工作,是在纺织行业由大到强转变进程中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项工作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产业和外部环境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和完善竞争力测评体系,改进服务工作。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影响竞争力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研究,要深入细致的开展后续工作,特别是通过测评,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些情况要加大研究、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为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行业的科学发展服好务。

  夏令敏:多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工作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十年,发布了十次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连续发布了五次全行业竞争力500强。近十年来,此项竞争力测评研究工作持续深入,测评体系逐渐完善,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客观评价自身竞争力,为促进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科学的可量化标准。

  500强企业对行业支撑作用增强

  据测评数据对比,本届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户均实现工业总产值22.78亿元,高于上届500强入围企业的户均工业总产值(19.26亿元)18.28%;同时,本届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的户均利润额为1.76亿元,高于上届500强入围企业的户均利润额13.72%。说明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的规模水平在继续扩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说:“本届500强入围企业在2011年实现的户均工业总产值、户均利润额分别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户均工业总产值、户均利润的14.92倍和21.33倍。可见,全行业竞争力500强入围企业对行业的支撑骨干作用在继续加强,尤其是对全行业的利润贡献支撑作用尤为突出。”

  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表现突出

  据测评数据对比,本届全行业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74%,高于上届500强入围企业研发投入比例0.16个百分点,表明全行业500强入围企业继续加强研发投入水平(全国500强企业和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研发强度分别为1.33%和1.87%)。

  从区域分布来看,虽然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纺织行业优势企业的高度集中区域,而且在本届500强竞争力企业中也是绝对主体,占全部入围企业总数的79.2%,但受我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度持续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500强入围企业在本届的测评数据中继续呈现出了强劲的创新成长力。

  从本届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的区域结构数据来看,西部地区入围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1.81%,高于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水平(1.74%)0.07个百分点。同时,在注重提升研发水平的作用力推动下,西部地区竞争力入围企业的创新绩效指标表现突出,西部地区创新绩效达56.74%,远高于全行业竞争力500强创新绩效指标(37.06%)19.68个百分点。可见,西部地区500强入围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突出。

  技术更新、改造大幅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本届评选出的行业10强(20强)企业,其技术改造指标较全行业500强入围企业更为突出。据测评数据显示,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的技改状况指标为10.40%,较500强入围企业提高(9.65%)7.77%。

  在技术改造加速的推进作用下,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达74.98万元/人(按工业总产值计算),比上年的60.14万元/人大幅提高了25%。

  入围企业进一步巩固节能降耗成果

  从分行业10强(20强)企业来看,家纺10强企业的节电工作成绩最为突出,其单位产值耗电量较上年减少了36.56%;产业用10强企业和服装20强企业的单位产值耗电量也较上年减少了20%以上。从节水成绩来看,针织10强企业最为突出,单位产值耗水量较上年减少了32.72%,毛纺10强企业、长丝10强企业、化纤20强企业和服装20强企业的单位产值耗水量也较上年减少了20%以上。

  当然,在本届的测评结果中也确实显现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很多竞争力优势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发展的阻力,部分企业的赢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本届行业500强入围企业在2011年的研发投入、总资产贡献度指标较上年也稍有下降。夏令敏说:“但行业更应该关注到,全行业的竞争力优势企业并没有在发展阻力面前放松‘科技’和‘品牌’的积极建设工作,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的科研力量、技改状况以及信息化水平建设等指标均较上年继续提升。这也成为我们行业坚定信念、走出低谷的重要支撑。”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