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再生化纤:资源再生创造崭新价值

来源:作者:时间:2012.12.03

导读:近年来,我国在回收领域的国家支持政策也越来越多。而从行业本身发展来说,行业标准正在逐步完善。就在本月初,工信部批准的《再生涤纶预取向丝》、《再生涤纶低弹丝》、《再生涤纶牵伸丝》等三项再生长丝行业标准开始执行。

   在近日举行的2012年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上,用废旧塑料瓶制成的服装、披肩、帽子、围巾等纺织品作为展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衣物的标签上画着从塑料瓶到成品衣物的全产业链图标,每个图标下方还标注了时间以及环保节能统计。再生聚酯应用产品的展览,成为此次博览会绿色贸易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现场参观者反映的产品安全性与价格较高两个问题,也再一次暴露出再生纺织品目前所遭遇的困境。

  国内再生聚酯纤维也同样被这两个问题困扰。由于经济、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消费者对采用废料开发中高档的日用消费品仍心存疑虑。消费者对于废旧塑料瓶到衣物的想象通常被黑心棉再回炉的报道所取代,而且难以从“废料—垃圾”的思维模式跳出,形成“废料—再生资源—消费品”的新型消费观念,使再生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聚酯回收再利用,由于技术与中间环节的增加,成本会有所上升,消费者不愿花更多的钱去买由回收料制成的消费品。这种理念影响了再生聚酯纤维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应该看到,如果合理引导与积极宣传,这块市场的成长空间巨大。而且,再生聚酯纤维与原生聚酯纤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回收体系建设得更加合理,两者的成本差别正在逐步缩小,相信再生产品成本劣势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综观全球,消费理念正在被高端品牌引导改变。国际大牌纺织服装企业正在为废旧原料的回收利用作出努力。耐克采购服务(广州)有限公司中国区环境安全经理王宝迎在中国国际再生聚酯会议上表示,耐克正在通过优化产品和工艺来驱动可持续的生产和供应链。耐克为产品环保设计设定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等级,鞋类产品的环保设计目标要求在2015财年时达到银牌目标,其中使用回收原料占有相当高的分数。

  日本早在10年前,就建立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修正案》、《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修正案》和《绿色采购法》等再生资源利用的法案。近年来,我国在回收领域的国家支持政策也越来越多。2011年初,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2011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今年6月,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从政策层面支持表明,再生行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在于资源重新利用能创造新的价值。这些价值直接表现在解决就业以及为国家上缴巨额税金。

  而从行业本身发展来说,行业标准正在逐步完善。就在本月初,工信部批准的《再生涤纶预取向丝》、《再生涤纶低弹丝》、《再生涤纶牵伸丝》等三项再生长丝行业标准开始执行,为再生长丝企业在营销、售后服务、争端解决等问题的处理上提供了依据,将会促进再生长丝在下游领域的应用开发,对于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也将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生化纤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介绍,从2010年开始,我国再生化纤产业就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再生化纤产能、产量平均每年的增幅保持在12%以上,预计到2012年底,再生化纤产能将超过800万吨/年。到2020年,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产量760万吨,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去年成立的中国化纤循环经济联盟也正在努力促进再生化纤行业的发展。在再生体系认证、技术规范以及生产标准方面,联盟正在不断推进。以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和东华大学为依托单位,集聚我国再生化纤产业链专业机构与优势企业,整个联盟的再生化纤产能已经占到全国产能的60%。这一联盟有望上升为“国家联盟”,也预示着再生化纤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所有信号表明,中国在未来全球再生聚酯纤维领域将大有可为。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中国都有能力把这一造福世界的事业做强做大。然而在利润已经被摊薄的当下,行业似乎进入了困境。有人说,行业快速发展,在高端下游市场还未打开前,发展动力不足是前进的绊脚石,只有整合资源,将产业链做起来,才能在下游市场打开时有所作为。行业中企业的规模效应还未明显表现出来,这也表明行业优胜劣汰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才能为强者释放出更多的成长空间。

  回到当下的市场环境,应该认识到,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也为内需市场消费提供了多样化层次。高、中、低档的需求细分为再生化纤产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空间,合理利用手边的回收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企业在相对小的市场里做强提供了一种思路。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