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构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来源:作者:时间:2012.07.19
2010年福建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69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5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0.1%,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2%。一批化纤、棉纺、织造、染整、产业用纺织品、服装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全行业已出现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1个,超50亿元的企业10个。
福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在全国也排名靠前,其中化纤206.15万吨,在全国排第三位;纱184.18万吨,排第五位;布31.2亿米,排第七位;印染布39.12亿米,排第五位;非织造布10.56万吨,排第五位;服装29.23亿件,排第五位。
近日,福建省经贸委印发《福建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福建省纺织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全行业60%的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按照目标,“十二五”末福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将增长近一倍,在此期间该省还将构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福建省经贸委表示,目前该省纺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全省被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永安等3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石狮“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丰泽“童装名城”、尤溪“革基布名城”;以西裤、运动服装、内衣、休闲装、童装、织造、经编、花边、辅料等的12个“特色名镇”。全行业60%的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化纤装备和15%棉纺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福建省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国际市场看,受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实施、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与一些新兴国家相比,已渐渐丧失低成本优势,这也造成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也给纺织工业平稳运行带来较大挑战。从国内市场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东部地区劳力短缺更加明显。
对此,福建省将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发展基础以及纺织重点地区交通、资源、经济、社会、人文条件等的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主产区晋江、石狮、长乐等地建设千亿元产业基地。此外,还将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等纺织发达地区以及新疆等棉花资源地区等的密切合作、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与海峡对岸台湾的纺织技术交流,使福建纺织产业成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十二五’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5%,‘十二五’末达5000亿元。全省纺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至‘十二五’末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超8家、50亿元的超30家,发展壮大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福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在全国也排名靠前,其中化纤206.15万吨,在全国排第三位;纱184.18万吨,排第五位;布31.2亿米,排第七位;印染布39.12亿米,排第五位;非织造布10.56万吨,排第五位;服装29.23亿件,排第五位。
近日,福建省经贸委印发《福建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福建省纺织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五位,全行业60%的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按照目标,“十二五”末福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将增长近一倍,在此期间该省还将构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福建省经贸委表示,目前该省纺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全省被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永安等3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石狮“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丰泽“童装名城”、尤溪“革基布名城”;以西裤、运动服装、内衣、休闲装、童装、织造、经编、花边、辅料等的12个“特色名镇”。全行业60%的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化纤装备和15%棉纺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福建省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国际市场看,受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实施、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与一些新兴国家相比,已渐渐丧失低成本优势,这也造成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也给纺织工业平稳运行带来较大挑战。从国内市场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东部地区劳力短缺更加明显。
对此,福建省将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发展基础以及纺织重点地区交通、资源、经济、社会、人文条件等的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主产区晋江、石狮、长乐等地建设千亿元产业基地。此外,还将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等纺织发达地区以及新疆等棉花资源地区等的密切合作、协调发展,积极发展与海峡对岸台湾的纺织技术交流,使福建纺织产业成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十二五’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5%,‘十二五’末达5000亿元。全省纺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至‘十二五’末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超8家、50亿元的超30家,发展壮大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