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昌制革破产 企业主“玩失踪”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时间:2012.07.27
烈日当空,位于海宁市经济开发区施带路19号的宏昌制革有限公司静得出奇。偌大的厂房空无一人,空地上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传达室里,保安老沈正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打发时间。
这样的冷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5月2日,因董事长黄健赴加拿大后失去联系,宏昌制革宣布破产。而在今年五月以前,作为海宁四家最大的制革企业之一,这座占地近200亩的工厂里,还拥有超过500名员工。
在宏昌制革一位老员工看来,对于公司董事长黄健而言,这家企业能否盈利,并不重要。“他看重的是这个厂的产值和规模,并不是利润。”
这样的逻辑看似很难理解,但事实却是如此。宏昌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并非黄健。直到2011年,黄健才实际成为宏昌制革的法人代表。自黄健成为公司法人代表后,就把整个公司的运作交给别人来打理,自己很少来厂里,“要来,也是等要贷款的时候,带银行到公司来看看。”
今年5月2日,保安老沈发现,厂里陆续来了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次,并没有黄老板带队。相反,他们正是来找黄健的。这一天,正是黄健向几家银行承诺的还贷最后期限。
老板跑路了!接下去的几天,这座大厂迅速从高速运转状态,转入了破产程序。其间,与宏昌制革有债务关系的企业,甚至开着大货车,试图来厂里搬过货,最终被海宁市政府阻止。此外,海宁市政府还垫资遣散了厂内员工。
5月6日,海宁市人民法院对宏昌制革进行了查封,并于同月22日,正式受理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破产还债一案。
7月20日下午,海宁市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内,100多名企业经营者正参加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破产案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海宁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裘清正表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旨在厘清各债权人与宏昌制革之间债务关系。
截至目前,向宏昌制革的破产管理人—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申报债权的企业,已经达到170余家,涉及资金达到十几亿。申报的企业中,既有海宁当地与宏昌有业务往来的实业企业,也有工商银行海宁支行等银行机构,甚至还有不少浙江其他地区的企业。
最受影响的,要数与宏昌制革存在相互担保关系的企业,目前浙江省起码有五家企业,与宏昌制革构成互保关系。由于宏昌制革的经营出现问题,这五家企业中,有的已经被银行纳入“高危”名单,并且被提前抽贷、催贷。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有自己的互保圈,圈内其他企业也已被银行看作是“高危企业”。初步估算,仅宏昌制革一家企业,就可能因“互保”问题,
直接或间接影响十余家企业的资金状况。
互保企业或达十余家
在海宁当地,以及杭州的不少银行都曾为宏昌制革贷款,总额在8亿-9亿元。此外,央视掌握了一份海宁为宏昌制革贷款提供了担保的企业名单,包括吉恩仕8500万、万方经编4000万、八方布业5000万、耐尔袜业2000万到3000万、澳森实业4000万等。
根据时代周报了解的情况显示,宏昌制革在杭州,至少还有三家企业与其构成担保,或者互保关系,其中包括名列浙商500强的规模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各自又有互保关联企业。据圈内人估计,宏昌制革至少将影响十余家企业的资金状况。
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刘成雄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有170多家企业(包括银行)向事务所申报了债权,而且不排除今后还会有新的债权人出
现。目前为止,总的涉及金额已经达到十余亿,“其中有没有重复申报的债务,还要等待进一步清查。”
杭州一位长期研究破产案件的律师,此前与宏昌制革互保圈内的牵连企业多有接关联企业,被银行纳入“高危”名单,并且拒绝给这些企业放贷。
据了解,受宏昌制革影响的企业,也曾考虑向政府递联名信,但是考虑到这些企业在地域分布和产业类型上都比较分散,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救急的可能性比较小,最后便没有实施。
不过记者多方核实了解,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正就宏昌制革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磋商。此外,如萧山区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保护当地企业,不被宏昌制革“拖下水”。
记者走访的各家企业,都不愿意发声。针对银行催贷、抽贷的情况,杭州一家牵连企业也不愿多说,只是称:“宏昌制革产生的影响,正在逐步被控制。”但是也有企业经营者向记者透露,并不排除今后采取新的动作,包括通过舆论给银行施压。
“总不能让他(黄健)逍遥法外,老老实实做实业的人替他吞苦果吧?”一位圈内人这样说。
海宁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裘清正认为:“担保本来就应当建立在双方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一旦达成了担保关系,就应当对相应的风险有预期。“对对方企业进行事前的了解,是担保企业为控制风险应尽的义务。”
关于宏昌制革互保圈的最终处理方案,目前尚未可知,“破产案件的审理一般都比较漫长,特别是本案牵扯的债权关系的确比较多,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裘清正说。
这样的冷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5月2日,因董事长黄健赴加拿大后失去联系,宏昌制革宣布破产。而在今年五月以前,作为海宁四家最大的制革企业之一,这座占地近200亩的工厂里,还拥有超过500名员工。
在宏昌制革一位老员工看来,对于公司董事长黄健而言,这家企业能否盈利,并不重要。“他看重的是这个厂的产值和规模,并不是利润。”
这样的逻辑看似很难理解,但事实却是如此。宏昌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并非黄健。直到2011年,黄健才实际成为宏昌制革的法人代表。自黄健成为公司法人代表后,就把整个公司的运作交给别人来打理,自己很少来厂里,“要来,也是等要贷款的时候,带银行到公司来看看。”
今年5月2日,保安老沈发现,厂里陆续来了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次,并没有黄老板带队。相反,他们正是来找黄健的。这一天,正是黄健向几家银行承诺的还贷最后期限。
老板跑路了!接下去的几天,这座大厂迅速从高速运转状态,转入了破产程序。其间,与宏昌制革有债务关系的企业,甚至开着大货车,试图来厂里搬过货,最终被海宁市政府阻止。此外,海宁市政府还垫资遣散了厂内员工。
5月6日,海宁市人民法院对宏昌制革进行了查封,并于同月22日,正式受理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破产还债一案。
7月20日下午,海宁市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内,100多名企业经营者正参加浙江宏昌制革有限公司破产案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海宁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裘清正表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旨在厘清各债权人与宏昌制革之间债务关系。
截至目前,向宏昌制革的破产管理人—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申报债权的企业,已经达到170余家,涉及资金达到十几亿。申报的企业中,既有海宁当地与宏昌有业务往来的实业企业,也有工商银行海宁支行等银行机构,甚至还有不少浙江其他地区的企业。
最受影响的,要数与宏昌制革存在相互担保关系的企业,目前浙江省起码有五家企业,与宏昌制革构成互保关系。由于宏昌制革的经营出现问题,这五家企业中,有的已经被银行纳入“高危”名单,并且被提前抽贷、催贷。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有自己的互保圈,圈内其他企业也已被银行看作是“高危企业”。初步估算,仅宏昌制革一家企业,就可能因“互保”问题,
直接或间接影响十余家企业的资金状况。
互保企业或达十余家
在海宁当地,以及杭州的不少银行都曾为宏昌制革贷款,总额在8亿-9亿元。此外,央视掌握了一份海宁为宏昌制革贷款提供了担保的企业名单,包括吉恩仕8500万、万方经编4000万、八方布业5000万、耐尔袜业2000万到3000万、澳森实业4000万等。
根据时代周报了解的情况显示,宏昌制革在杭州,至少还有三家企业与其构成担保,或者互保关系,其中包括名列浙商500强的规模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各自又有互保关联企业。据圈内人估计,宏昌制革至少将影响十余家企业的资金状况。
浙江新联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刘成雄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有170多家企业(包括银行)向事务所申报了债权,而且不排除今后还会有新的债权人出
现。目前为止,总的涉及金额已经达到十余亿,“其中有没有重复申报的债务,还要等待进一步清查。”
杭州一位长期研究破产案件的律师,此前与宏昌制革互保圈内的牵连企业多有接关联企业,被银行纳入“高危”名单,并且拒绝给这些企业放贷。
据了解,受宏昌制革影响的企业,也曾考虑向政府递联名信,但是考虑到这些企业在地域分布和产业类型上都比较分散,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救急的可能性比较小,最后便没有实施。
不过记者多方核实了解,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正就宏昌制革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磋商。此外,如萧山区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保护当地企业,不被宏昌制革“拖下水”。
记者走访的各家企业,都不愿意发声。针对银行催贷、抽贷的情况,杭州一家牵连企业也不愿多说,只是称:“宏昌制革产生的影响,正在逐步被控制。”但是也有企业经营者向记者透露,并不排除今后采取新的动作,包括通过舆论给银行施压。
“总不能让他(黄健)逍遥法外,老老实实做实业的人替他吞苦果吧?”一位圈内人这样说。
海宁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裘清正认为:“担保本来就应当建立在双方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一旦达成了担保关系,就应当对相应的风险有预期。“对对方企业进行事前的了解,是担保企业为控制风险应尽的义务。”
关于宏昌制革互保圈的最终处理方案,目前尚未可知,“破产案件的审理一般都比较漫长,特别是本案牵扯的债权关系的确比较多,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裘清正说。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