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织布状元赵秀英:希望国棉二厂“复活”

来源:济南时报作者:时间:2013.10.28

导读:“希望协调组加快帮扶进度,让二棉恢复生产,同时能帮帮我那些困难同事。”赵秀英告诉记者,她有个心愿,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到车间听听织布机的轰鸣声。

  她工作30多年间,除产假外从未休过一天班;带领整个班组年年获得全厂“织布状元”……她就是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获得者、济南国棉二厂退休职工赵秀英。“二棉就是我的家。”谈起企业的兴衰历程,1998年正式退休的赵秀英表示,个人荣誉只代表过往,她现在最希望二棉能“复活”。已过花甲的她,还想再次回到熟悉的纺织车间,听听织布声。

  纺织生涯 除了50多天产假,工作30年从没请过假

  26日,在七里山附近一小区内,记者见到了已年过花甲的赵秀英。“现在睡觉还常会梦到在车间织布的场景。”提起当年在二棉的工作经历,65岁的赵秀英打开了话匣子。1965年,年仅16岁的赵秀英经过街道办推荐,进入济南国棉二厂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二棉最多时拥有2050台织布机,是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一进厂就被分到织布车间,一干就是30年。当时能进二棉这样的大国企工作是件很骄傲的事,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门心思努力工作。”赵秀英回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穿梭于织布机之间,保证机器正常准确运转。此外,为了保证纺织顺利进行,织布车间不能通风,长期在这样嘈杂湿热的环境中工作,对于纺织工人来说是一种巨大考验。即便如此,在赵秀英工作的30年中,除去50多天的产假外,她从未主动请过一次假,每月都能拿到厂里发放的全勤奖。

  “如果是上早班,一般我从早上6:30左右出门,早8点开始接班,一直到下午6点下班,其间除了20分钟的午餐时间,一直在车间奔跑,一刻不得闲。”赵秀英说,干这行加班是常有的事,每天基本都是披星戴月回家。“记得有一次,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我骑自行车回家时,在车上睡着了,结果撞到了路边的马路牙子上,脸摔得一块块淤青。即便这样,第二天还是照常上班。”

  正是这种踏实拼命的劲头,进厂没多久,她就被选为班组长。随后,她带领的班组,几乎每年在厂里产量、质量评比中都是第一名。

  荣誉加身 曾获省劳模等30多项荣誉

  “不管啥时都得坚持工作。”赵秀英回忆,文革时期,工业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在多数职工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她仍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1980年后,二棉全面恢复生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厂里开始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这个时期,正是济南国棉二厂逐渐达到鼎盛时期的过程。彼时的二棉在职职工达到7000多人,是一家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当时全省只有16家企业能达到这个生产规模和水平。

  企业兴则个人兴,由于连年工作出色,赵秀英在这个时期收获了多项个人荣誉。她1989年获评山东省职工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事迹还曾入选山东省齐鲁职工劳模录一书。采访时,赵秀英从里屋搬出一摞荣誉证书,大大小小有30多本。“这些荣誉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获得的,之前还有厂里发的一些证书”。

  除省劳模称号外,赵秀英还曾获市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各级文明先进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每一个证书背后,都凝聚着赵秀英的辛苦和汗水。赵秀英的老伴告诉记者,当时劳模评选完全按照个人的产量和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评比,每个获奖者可以说都有真本事。

  虽然荣誉很多,但赵秀英从没有登台发表过一次获奖感言。“省劳模大会安排我上台做典型发言,但我实在没时间去,加上“胆小”,不善言辞,把机会让给其他人,虽然荣誉很多,但赵秀英从没有登台发表过一次获奖感言。“省劳模大会安排我上台做典型发言,但我实在没时间去,加上‘胆小’,不善言辞,把机会让给其他人了”。

  最大心愿 尽快“救活”企业 下岗同事生活更好

  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砸锭冲击之后,二棉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为响应当时国家“减员增效”的政策,二棉纺织厂不得已实行裁员“一刀切”政策,凡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职工,全部回家待业。当年恰逢45岁的赵秀英也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待在家实在没意思,当时经常回厂区看看,义务帮助工友们劳动。”赵秀英说,1996年左右,因厂里缺人手,她被返聘回厂工作了1年多,并在1998年正式退休。就在这一年,二棉压缩落后棉纺锭14.13万枚后,彻底结束了32年的纺织生产经营。

  停产后的第二年,二棉在原厂房基础上建起绿地超市,经营面积2万余平方米,从业人员500余人,是当时济南第二家大型超市,开业前3年年均营业收入近亿元。后来为了安置更多下岗职工,先后扩建了山东绿地塑钢型材市场、山东摄影器材市场等。在赵秀英看来,这些都是深深的痛。据她介绍,当年“减员增效”中留下的年轻职工,在二棉倒闭后,不少人已经下岗在家,企业拖欠大量工资、医药费,这些人目前生活很困难。

  如今,赵秀英退休金已经增加至每月2200元左右,此外还有每月80元的劳模补助。“希望协调组加快帮扶进度,让二棉恢复生产,同时能帮帮我那些困难同事。”赵秀英告诉记者,她有个心愿,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次回到车间听听织布机的轰鸣声。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