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红山羊制衣张海龙:服装世界的追梦人

来源:三明网作者:时间:2013.10.28

导读:宁化红山羊制衣有限公司车间里,时常可以见到一名身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子跛着左脚来回巡视。他叫张海龙,35岁,红山羊制衣有限公司老板,残疾人企业家,宁化县翠江双虹村人。

  艰苦求学路

  3岁那年,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张海龙左脚踝粉碎性骨折,从此落下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他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宁化机械厂工人,5兄妹吃喝拉撒全靠父亲100多元的月工资,生活捉襟见肘。上学时,因为走路慢,张海龙总是早早背起书包出发,有时等不急,就干脆饿着肚子去。

  “上学苦些累些我不怕,就怕同学们嘲笑我欺侮我。”谈起当年的求学经历,张海龙不好意思地笑了,“中考体育总分50分,我享受免考的待遇,只得基本分30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拿满分,那滋味真是欲哭无泪。”

  张海龙说,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就算了,最令他伤心的是,每到兄弟姐妹谈婚论嫁的日子,只要家里来了陌生客人,母亲总要让他回避,说是怕别人说三道四,也怕搅了好事。张海龙理解母亲的心情,只是很难接受。

  张海龙从小痴迷服装,梦想着长大后从事服装业。有事没事,他总爱“嗒嗒嗒”地踩踩母亲的缝纫机,有时拿着一根碎布条也要在机针下糊弄半天。当年缝纫机算是家中的宝贝,他如此折腾,没少挨父母的训斥。

  1994年,初中毕业后,张海龙毅然报考了三明四中服装设计专业,从此进入服装业。

  风雨打工路

  1996年,张海龙18岁,以优异成绩毕业。揣上中专文凭,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别人轻而易举进厂就业,他还在满街找事做。几经周折,他成了服装厂的烫工,负责熨烫服装,月工资80元。工资低,但他还是坚持下来。

  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张海龙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地溜进样衣室,跟着工友们学车工技术。3个月后,张海龙正式转为工厂车工。接下来,他突飞猛进:8个月车工,3个月代理组长,4个月车间主任,1年质检部经理,2年的工厂厂长。5年不到,张海龙辗转深圳和厦门,历经8个工厂和1个贸易公司,凭着过硬的本领和丰富的经验,实现了人生精彩的六级跳。

  在厦门永隆制衣有限公司任代理组长时,因缺少对制衣流水工序的管理经验,张海龙负责的流水线不得不返工一星期。为了让工友们少受损失,张海龙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主动承担责任,放弃当月工资和半年补助。

  “1998年,我与女朋友在厦门创业时,为节省开支,60元竟维持了我们近1个月的生活,天天泡方便面,能吃上一餐猪油稀饭,算是很奢侈了。”张海龙不甘于寄人篱下,立志自己办企业,却又举步维艰,屡次碰壁。

  精彩创业路

  2007年,张海龙怀揣1万多元,和堂哥一起办起宝盛制衣厂。当年资金周转极度紧张,别人不肯借钱,怕他还不起。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搭坐零担货车前往沿海跑业务。第一批工人生产的服装不合格,他主动承担责任,贷款赔偿客商1.7万余元。堂哥不理解,怕企业撑不下去,不久便退股了。

  张海龙苦苦寻找转机。得知宁化工业园区正在招商引资,他积极动员厦门飞达斯服装厂总裁林自力来投资兴业,最终促成好事。宁化德信服装厂当年面临停产,张海龙利用自己的人脉,为该厂介绍10万多元蚊帐订单。迄今他已帮助多家服装厂介绍200余万元的生产订单。

  有人说他傻,同行本是冤家,他却把钱让给别人赚,还培养竞争对手。有人说他爱出风头,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办企业不能只想着自己,利用自己的资源,带领别人一起致富奔小康才是正道。”面对别人的不解和嘲笑,张海龙这样说。

  “他平易近人,没有老板架子,既像老板,又像工人,我母亲患病时,我试着向他借钱,他二话没说,当场预付2万元给我。”年轻工人黄雨柔对张海龙赞不绝口。

  如今,张海龙已拥有宁化红山羊制衣有限公司、瑞瑞制衣厂等多家企业,以生产羽绒服、滑雪衣、风衣等防寒服装为主,产品远销俄罗斯、波兰等国,年生产能力突破10万件,年产值2000余万元,年纳税57万多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40人,安排残疾人就业8人。

  “很多工人是带孩子进城念书的留守妇女,帮助她们解决住宿和子女入学问题,她们才会更加安心工作。”谈起企业的发展,张海龙心中有了一幅更新更美的蓝图, “我想与县残联合作,办好残疾人培训班,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他们培训的基地,既解决残疾人就业,又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