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用工成本是制造业最大负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宋晓亮时间:2013.12.18

导读:用工成本是制造业最大负担,面对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中小型加工制造业往往只能靠扩大订单来作为应对手段。

  用工成本增加是国内加工制造业最近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企业效益如何,每年都要保障员工待遇有明显提高,否则可能就会面临用工荒。接受采访的企业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如何稳住员工,保证员工的待遇,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面对着每年至少提高10%的人工成本,制造企业都将人工成本提高的压力当作第一难题。

  用工成本每年至少提高10%

  “用工成本一直在提高,每年至少10%。”江苏昆山联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明屹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供的这个数据在制造业内很有代表性。

  接受采访的企业基本都表示每年的用工成本提升不低于10%。比如,苏州威林货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旻向本报记者表示,企业用工成本每年稳步增长10%以上。昆山市硕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经理申绪瑜告诉本报记者,企业用工成本2013年比2012年提高了10%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今年下半年在杭州、衢州、舟山等市开展的小微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浙江小微企业员工工资每年上升10%—20%,招工难和用工成本上升快是今年以来企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比例高达41.6%。

  其实用工成本不仅令中小企业“压力山大”,即便是跨国公司似乎也难以承受。阿迪达斯去年关闭了其位于苏州地区的在华唯一直属工厂,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这被业内解读为是被用工成本逼走的。

  据了解,像阿迪、耐克、彪马等国际服装加工企业对于劳动力成本都比较敏感,一般企业会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0%至30%之间。

  不过,国际市场上用工成本提高较快的也不只中国。比如,虽然非洲的平均用工成本比中国低,但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2010年和2011年,埃塞俄比亚的制造成本增加18%,同期在中国只增加了7.7%,预估2019年非洲国家的生产成本将高于中国。

  这样说来,只要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用工成本问题,从长远看,境外对手在成本上的竞争力将逐渐减弱。

  多种方式应对

  面对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中小型加工制造业往往只能靠扩大订单来作为应对手段。

  昆山力鸿(超声波)实业有限公司业务专员胡荣俊告诉本报记者,劳工成本一直在涨,仅上半年工人平均工资就比去年提高了200多元。不管经营状况如何,每年都必须提高一些员工待遇,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今年他所在工厂的熟练工人不算加班费月工资能开到5000元以上,如果销售旺季算上加班费,每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元。

  面对小企业的高工资,本报记者很想了解这种普通工人的高工资是个别现象,还是属于普遍现象。胡荣俊表示,在昆山一般的工人只要正常上班,每个月起码有三四千元的工资,不管年龄大小或有没有技术,即使刚出来工作也要有三四千元左右的月工资,这样企业才能留住人。

  关于企业用工成本提升政府也在做一些政策的调整,以更好支持企业发展。比如上海市今年10月份,就通过调整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总体上调低了企业的缴纳比例,来减轻企业负担。这被认为是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获得了企业欢迎。其中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中的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2%调整为21%;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为9%。

  当问到他们企业目前应对用工成本提升的对策是什么时,胡荣俊回答,“幸亏企业订单涨势不错。”

  苏州威林货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旻告诉本报记者,税费负担略重,出口订单难争取,用工成本每年稳步增长等这些都是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可能面临的难题。不过他认为,这里面最大的负担还是在用工成本。用工方面一个是员工人均待遇的提高,再一个是招聘难,第三是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三方面结合使得用工问题成为所有企业时刻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企业要留住员工首先要有好的效益,其次也需要领导者给予员工一些贴心关怀。

  昆山市硕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经理申绪瑜告诉本报记者,只能靠多做多卖产品,薄利多销来应对工人工资增长。如果不注重提高员工福利,那招新员工不但需要花钱培训,还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损失更大。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