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企业:跳出工业模式 探寻品牌经验
来源:作者:时间:2013.02.27
北京冬天的早晨格外寒冷,在2012纺织创新年会结束的第二天早上8点半,两辆大巴车准时从东三环出发,首站依文集团,再下一站北京高田服装有限公司。车上的三十余位来自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基地企业的总裁或高管,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等行业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参观、座谈等活动形式,与服装品牌分享经营理念、沟通实际需求。
这是2012年度第二次基地“总裁俱乐部”活动。
理念对撞
几十分钟后,大巴车在南四环的依文集团停下。
关于依文,近几年有太多亮眼的成绩,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在英国商务官邸兰卡斯特宫户外花园的那场服装秀尤为引人注目。T台上的模特,除了25位国际超模外,还有中国商界、文艺界、体育界等等领域的大佬。这场服装秀不仅展示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创造力,也展示了依文品牌的凝聚力。
在对企业的参观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很多细节都印证了依文品牌的成功。黑白灰主色调的装修风格融入中国元素,改良的中式家居,展厅里满地茶叶散发出的幽幽清香,便笺纸上心形回形针里插入的小干花……依文这个品牌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细节服务的印记。
近几年,依文集团旗下的多个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依文董事长夏华通过她极具条理和激情的分享,将企业品牌经营的心得娓娓道来。在她对中国品牌价值支撑点的分析中,中国元素、企业文化、用人机制、服务意识等是其中的关键。而中国品牌要想取得成功应具备的素质,夏华的四点归纳让人印象深刻:造物的能力、造势的能力、造式的能力、造人的能力。
随后的交流中,夏华感叹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其实很大部分是得力于上游企业。与国内外多家面辅料企业打过交道,她也发现其实有时企业从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的面料,一部分就是中国出口的,多次转手后成本增高了。因此在她看来,国内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环节打通了,对供求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
夏华慷慨的分享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当前面料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要想提高产品的选中率,我们也在向客户讲故事,讲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克服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同时我们会依据服装品牌的风格,将面料新品搭配服装款式向客户推荐,我们将之称为顾问式营销。”同样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不俗成绩的苏州志向纺织科研有限公司副总裁曹荣达谈到。“看看身边的同行,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除了老板以外,其他人对工作都不用心,如何能给员工梦想,给他们归属感和成就感,是我们需要去提升的。”广东健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华英针对员工管理说出了自己的切实感受。
迫切对接
高田公司刚迁入北京亦庄没多长时间,9层大楼的办公规模也让一行人看到了该品牌的实力。
近几年,北京高田服装有限公司旗下以“高田”为主打的三个品牌发展迅速。“三个品牌的定位不同,我们选择国内外面料的比例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国内面料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董事长高淑丽在分享中谈到了她对国内面料企业的认识。在她的印象中,目前国内的面料档次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也不算太高,另外提供的服务也让人不甚满意,很多面料业务员会一包一包的将面料小样寄给服装企业,完全不去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当然也只是白费功夫。
在听了高淑丽的介绍之后,孙瑞哲感叹道:“上下游信息的不对称,可能是当前存在的较大问题。其实当前国内面料企业在自主研发产品的功能性和环保性上有突出优势,118家基地企业就是国内优秀面料企业的代表。服装企业可以整合上游资源,将面料企业的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服装品牌有需求,但不知道哪家企业能生产?面料企业生产出了好产品,但不知道卖给谁?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才让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变得更为迫切,高效对接模式的探讨更为急切。但高田对国内面料企业的既定印象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所指出的问题也同样是有一定的针对性。
为了让首次接触基地企业的高田更好地了解国内面料企业的开发实力,李斌红分享了一个故事。某服装品牌的设计总监之前对国内面料的认识也跟高田一样,但被邀请作为“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评委,接触了许多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国内面料精品后,印象立刻大为改观,并在随后的产品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国内面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开发成本,同时也建立了稳固的上游供应链资源。
通过接下来与基地企业的直接沟通,高淑丽惊讶于国内面料企业有如此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也表达出了希望进一步沟通的愿望。“我们之前一直以在二三线城市的百货店做直营为主,近几年也在做专卖店,品牌的快速发展需要上游的支持,所以能够与面料企业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对双方来讲都是有利的”。
李斌红的总结也再次强调了协同创新:“对服装品牌来讲,如何控制采购成本、体现成本优势非常重要。上下游直接对接,真诚合作,能让供应链成为真正的价值链。”
记者手记:孙瑞哲的一席话揭示了此行活动的目的,现在中国很多的服装品牌已经跳出了工业制造的模式,他们在品牌经营方面探索出了宝贵经验,会给面料企业的品牌之路带来启示。另外,多数基地企业都拥有与国际大品牌合作的经验、拥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开发能力,通过有效对接能更好的为国内服装品牌服务。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记者对“沟通”二字的感受更为深刻。面料企业需要这么一个平台,在潜心研发产品的同时,听听下游服装企业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沟通的魅力就在于此,在上下游双方认知统一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行业倡导的集成创新,双方的真诚沟通是第一步。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