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农民丁岐山针线“缝”出小镇里专业市场

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时间:2013.04.01

导读:海城还将抓住被辽宁省确定为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区域的有利契机,推进专业市场集中区建设,并以此带动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业税收占比。

  文章的开篇就定位在了一座雕像上。这座雕像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丁岐山的农民,他的身后就是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的一个市场。或许这个人名您并不熟悉,或许这个小镇也不为您所知。然而,当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西柳考察时欣然挥笔写下了“小城镇不小,大市场真大”的题词时,这些或许就都不再存在。

  全国最大规模专业市场

  未到西柳,一个海城家喻户晓的故事就先闯进了记者的耳朵。1978年,丁岐山家因打井触电,致使两名帮工青年当场死亡。飞来的横祸导致丁岐山债台高筑、一贫如洗。情绪低落的他无意间发现国有商店里一条售价16元的裤子,折算成布料只有11元左右,于是他掏出身上仅有的钱买回了一块布料,做了两条裤子,硬是被邻居以每条13元的价格高兴地买走了,而这两条裤子的成本每条只有9元。这一买一卖之间,丁岐山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聪明的西柳人也在丁岐山的这种新活法里发现了商品经济的奥秘。于是做裤子卖的人家越来越多,西柳服装市场随即应运而生。

  “现在您看到的是西柳中国商贸城项目。”30年之后,辽宁省海城市副市长、西柳镇党委书记范静国在向吉林省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们介绍这个市场时,这样说道:该项目占地面积8万平米,作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设施环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场,已经引领西柳走向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的发展道路。

  市场带动民营经济重镇

  按照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西柳镇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1000余家,年生产成衣5000万套,裤子1.5亿条,其它布艺产品7000万米。其中:西柳工业园和服装工业园每年进驻企业30余家,新上项目40余个,年固定资产投入5.3亿元。特别是总投资近10亿美元的台湾纺织工业园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使西柳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幅增加。

  另外,由市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建立起来的现代物流园区,以及义乌小商品城、浙江乐城市场群等等,都已经成为这个镇子的名片。“预计到2017年,专业市场年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最终将这里打造成东北日用消费品一站式采购中心,中国北方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北派服饰生产加工中心。”

  一镇一业下的专业模式

  海城市市委书记王潜在接受采访时他说,现如今,海城民营经济在经济上的贡献率已经超过95%。而原因就在于民营经济,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专业市场。在海城1984年开始的第一次改革中,海城就坚持“一乡一集、兴一集、富一乡、带一片”,培育城乡市场体系,由此,以西柳服装市场、南台箱包市场等为代表的各类商品市场应运而生。

  而如今,海城还将抓住被辽宁省确定为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区域的有利契机,推进专业市场集中区建设,并以此带动服务业发展,增加服务业税收占比。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