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企业以价换量 传统市场仍清淡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5.03
尽管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回暖信号不断释放,但梁永生却感到一丝无奈:“出口量大致跟去年持平,但这是用百分之十几的降价换来的。”
传统欧美日市场需求下降与国内制造成本持续上升,正从两个方向扼紧企业主的脖子。
“欧洲几乎没有客人来了,美国情况稍好。”作为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南京欧恒服饰有限公司经理,梁永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广交会感受。
第113届广交会三期于5月1日开馆,主要展出企业为纺织服装类、鞋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等,即对成本价格较为敏感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
目前,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不稳等因素,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新兴的南美市场(墨西哥、巴西、智利)、北欧市场以及非洲市场的需求增量并不能有效缓解传统市场的清淡。
尽管不情愿,但参展的企业主大都承认了这一点。
需求与成本
周期性的国外市场需求变化,令企业订单难以保证。
山东鲁丰织染有限公司负责成衣出口的韩经理告诉记者,比起去年同期的惨淡,今年订单量倒是回升了20%,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客户库存量大,经过一年消化,新一轮订单需求开始显现。为了应对这样的大小年,企业也只能从成本和价格的调整来保持市场。
尽管国内原材料企业的竞争导致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这完全不能抵消劳动力及加工成本的上升。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鼎控股有限公司纺织服装部业务经理钱扬告诉记者:“由于印染费上涨,加上国家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棉花价格的下降在成品部分根本体现不出来。”
钱扬透漏,公司今年一季度出口量下降了10%,另外今年预期也不乐观。“目前用工成本的高涨史无前例,然而服装行业的用工情况还是青黄不接,年轻人都不愿再从事纺织加工行业。”
另外,汇率因素也是企业主提到的出口障碍之一。加工制造产品对价格变动具有高敏感性,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仅使国外买家不敢下大单、长单,也使企业利润一再受挤压。
订单:从量化到差异化
只有自身整合以及产业链自我升级,才能改变当前困局。
钱扬认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个过程中小企业承受不了大批量的资金投入,只能选择在原有的模式下牺牲价格。这种模式显然不能持久。
在纷纷降价的背景下,鲁丰织染却上调了面料和成衣价格。“目前订单已经接到了9月,预计今年销售额和出口量都将稳定上涨。”韩经理向本报记者介绍,今年一季度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
“一方面我们加强成本控制,比如规模化以及全产业链生产、对生产计划周密安排、提高车间机器运转速度等,另一方面加强配套服务,比如包揽前期的设计研发、给客户面料的支持、从半成品到成品甚至最后的物流服务都打包给客户,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在他看来,量化的订单肯定会流向东南亚等地的同行,他们就选择做中高档次、难度高的订单。
当然,出口压力依然存在,比如客户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苛刻标准。韩经理告诉记者,订单结构的转变,包括款式多、批量小、花色多、周期短都给企业带来困难。“我们已经适应了一次性上万件的批量化生产,现在一批只有上百件,而且还有不同款式、花色的要求。”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