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财新网:纺织业逆袭 民企赴美设厂潮起

来源:财新网作者:时间:2014.01.02

导读: 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正考虑去美国建立工厂,浙江科尔集团是第一家,但不会是最后一家。因为美国一些地区的地价和能源价格如此低廉,已足够弥补中美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这种差距近些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

   据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亚洲代表处代表林新伟介绍,正在跟他们接洽投资事宜的中国民营企业五花八门,包括无纺布、机械、化工塑胶、橡胶制造业等。他估计2014年会有更多在美建厂的项目将宣布,其中有四个项目投资额达5000万美金以上,最大的一个投资达到4亿美金,可以创造约七八百人的就业机会。

  据科尔集团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纺织,近年来涉足贸易、房产等行业。至2012年底,该集团总资产约30亿元,员工2000余人,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致力于IPO上市, 并位列中国纺织业工业联合会评选的纺织服装业主营业务收入100强名单。

  这家企业12月29日宣布将在五年内投资2.18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棉纱织建造并经营一个15万平方米的工厂。科尔已在当地购置800余亩土地。

  据林新伟介绍,这两年,中国制造业开始对去美国设厂兴趣大增。“除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因素,主要是成本驱动。”他表示,很多中国企业家在南卡调研后发现,在这里设厂的成本比在中国要少很多。比如,目前中国工业用地平均地价和电力天然气能源价格已是美国某些州的数倍,而中美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正在急剧减少,使得这两年间,中国私营企业特别是一些高能耗企业,将下一步棋落在美利坚。“选择来我们这里设厂的不乏曾经在反倾销官司中打赢了的制造企业,他们已不是单纯的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林新伟说。

  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曾是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领域,现在投资环境也在逆转。“30年前,中国纺织业的崛起间接使得很多南卡罗来纳的纺织工人失业,而现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纺织业又将为南卡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林新伟透露,浙江科尔在确定在美设厂前进行了近20个月的调研,而且,“去美国设厂,科尔绝不会是这个行业的最后一家”。

  中国土地价格的迅速升值是导致民企外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南卡)土地按照市场价格来讲大概1万到8万一亩地,这比新疆内蒙古的某些地区的地价都要便宜。”林新伟说。近几十年内,中国工业用地价格持续上涨。据2012年数据,沿海城市宁波工业用地为每平方英尺11.15 美元,在南京为14.49 美元,在上海为17.29 美元。中国全国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22 美元。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一般在大约5美元一平方英尺。

  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多年之前,很多中国企业不在美国设厂是因为高企的劳动力价格,但现在,(中美)这方面的差距缩小了好几倍。”林新伟告诉财新记者,在2009年,一个中国产业工人每月大概1600元工资,而南卡罗来纳州同行比他们挣多10到12倍的钱;2012年中国产业工人工资大概一个月3500元,差距缩减到六倍。他预计,到2015年中国产业工人工资可达每个月5000元,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至三倍。 “企业进行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此外,美国某些州每度电0.3元的低电价和每立方米0.8元的天然气价格也吸引着中国的纺织、化工塑胶等高耗能企业。近两年来,水力压裂法开采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使得美国的页岩气天然气产量从2000年的3900亿立方英尺提高到2010年的4.8万亿立方英尺,相当于美国干气总产量的23%。未来页岩气干气产量还会大幅提升。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美国拥有860万亿立方英尺“技术上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而如今的“已探明储量”仅为273万亿立方英尺。

  与之相对的是,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后,中国天然气的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2013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非居民用电电价每千瓦时上调2.8分钱,这给高能耗型企业的成本压力再度加码。

  那么,美国严格的环保条例是否会掣肘中国高耗能产业在当地的发展,林新伟给出的答案是:“首先,我们并不害怕这些产业,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的都是这样。高耗能并不代表高污染。”他提到,中国已经或即将在南卡设厂的包括慈溪江南化纤等化工或金属加工企业。“我们要求他们的排放参数达到本州设置的标准。中国的有很多对企业设置的标准比美国还高,主要因素还是在执行力上。”

  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科尔集团的相关负责人提到,之所以选择美国也有基于其强势货币的考虑。“在南美洲或者东南亚越南等国设厂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它们非常不稳定的汇率,而这方面的风险在美国则可以规避掉。”林新伟说。另外,他也提到,新兴国家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制度不健全以及腐败的营商环境,但是美国则可以提供一个成熟的商业制度体系。

  然而,目前缺乏熟悉双边贸易的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美国设厂的一大瓶颈。另外,林新伟希望,中国企业可以更加坦诚透明,特别是需要将己方的限制因素与州政府做到诚实的沟通。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