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西安纺织城:"老兵"转身换新颜

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雷婷时间:2014.04.21

导读:西安市及灞桥区、灞河新区按照“破产不破生产力”的原则,对西安纺织集团先后实施了政策性破产、资产整合、异地搬迁和产能升级。

  4月10日,陕西西安市东郊纺织西街的西安纺织集团国棉四厂老式纺织车间,机器轰鸣,纺织女工穿梭在织机前。环顾整个车间,记者仿佛置身于老照片中。一批老旧的整经机已停止运转并被贴上处理设备的标签,一批老旧机器正在拆除。“这些老设备,好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棉纺四厂生产管理部副部长刘梅说,“工厂将在5月底搬到新厂区,到时就能用上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我们这些老纺织工人非常期盼。”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的西安市纺织城老工业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重要纺织基地,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落后、自身体制等问题,纺织工业开始衰落,大量工人下岗,一度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刘梅提到的新厂区位于纺织城3公里外的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西安市及灞桥区、灞河新区按照“破产不破生产力”的原则,对西安纺织集团先后实施了政策性破产、资产整合、异地搬迁和产能升级。 

  近年来,为了走出纺织城老工业区发展困境,改善纺织企业困难职工生活条件,当地提出了“全面振兴纺织城地区”的战略部署,按照“一业变多业、老城变新城、实现再就业”的发展思路,西安市2007年出台了《纺织城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成立了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领导小组。2009年1月,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企业破产改制和搬迁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良、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综合发展工作全面启动。经过5年的发展,纺织城已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在当地政府部门看来,纺织企业的搬迁不是简单的“腾挪”,而是按照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准,重新定位新企业、配置新设备、研发新产品、覆盖新市场,做精做强纺织产业。 

  “与老厂相比,集团公司的生产总规模将压缩到20万锭纱,但产能却提高不少,效率能翻一番。从国外购置的设备安装后,国际上流行的所有品种都能在这里加工。”西纺集团新厂区项目设备安装和电气工程负责人何向龙,指着2号厂房内等待安装的数百台纺织机向记者介绍说,西纺集团新厂区将成为拥有20万纱锭、800台无梭织机,以及配套辅助设施、实验仪器、供水电气等装备的新型棉纺织企业。投产后,企业“三无一精”水平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 

  “按照规划,园区还承担着承接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重任,重点引进服装、鞋帽、箱包、印染等多种新型纺织项目入园,以达到延伸纺织产业链,丰富项目种类、提高产业聚集的目的。”据西安现代纺织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助理郑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引进各类产业项目65个,总投资120亿元,完成实际投资30亿元,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商贸集散地——新丝路欧亚国际商贸中心已签约落户园区,总投资达到80亿元。 

  随着“老厂”光荣退休,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工作正迅速跟进。记者来到纺织西路238号的原西北第一印染厂时,这里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西安纺织城艺术车间。“老建筑、老机器,许多外人眼中的破烂,在我们的眼里却是独特的风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这里。”墨朗艺术摄影负责人杨妍介绍说,经过大家的创意改造,老机器就可能变得颇具设计感。除了各种当代艺术展览,如今,许多在时尚最前沿的企业也看中了艺术区特有的氛围,时常在这里举行商业发布会等活动。 

  目前,还有2.8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周边原留存建筑物也将根据规划方案,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或新建。 

  另外,与艺术区紧挨的堡子村转盘正在加速建设西安东城最大的商圈,新建成的艺术区将与半坡博物馆、堡子村商圈连通,成为一个全开放式的艺术园区,从而进一步拓展纺织城老工业区及周边发展潜力。灞桥区、灞河新区依据不同区块的现状和禀赋,分别规划了核心商务区、水岸经济带、美丽小镇等板块,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商贸服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会展等新型业态。

标签:西安纺织城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