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昔日辉煌今时无奈 香港最后一家纺纱厂结业

来源:中新社作者:黄旖琦时间:2014.05.09

导读:“以前忙起来,会连续开工很多天,周末都没有时间休息,订单多得做都做不来。如今大兴纱厂都迁走,香港真是最后一家,一千零一家都没有了,”大兴纱厂员工黄伯感叹道。

        大兴纱厂是香港最后一家纺纱厂,于50年代成立,主要生产棉纱制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在60及70年代与南丰纱厂、香港纱厂,被称为香港三大纺织厂。由于营运成本不断增加,负担过重,纺纱厂不断迁移出香港,大兴纺纱厂近日也发出通知,因为难以承担愈来愈高的成本,决定5月停止香港生产线。

        香港纺织业于上世纪中盛极一时,曾是全球第三大纺织品出口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高峰期之时,香港纺织厂达1.1万家,聘用逾43万名工人。

        大兴纱厂见证了香港制造业辉煌时期,但亦难逃结业命运,未能在香港度过其甲子之年。

        大兴纺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镇仁向中新社记者忆述道:“香港纺织业最鼎盛是60至70年代。我记得当年单单纺纱厂都有30多家,出口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方。但是80年代开始慢慢减少,90年代更是逐渐式微。”

        为了跟上潮流,大兴纱厂已经高度机械化,节省成本。他说,运营成本中,工人薪酬并非最大的开支,电力才是最大的负担。

       “前年工厂电费开支增加9%,去年亦增加3.9%,预计未来电费成本仍会继续上升。工厂已经多年亏损,要是有钱赚,即使利润微薄,也会撑下去。但眼看这盘生意亏损只会越来越大,我们想撑都撑不住,无奈只能做出这个选择,”陈镇仁说。

        被问到纺纱厂停产的感想,陈镇仁似笑非笑地说:“做了50几年,一直在香港扎根,有好深的感情,当然很不舍得,觉得可惜。但也没办法,成本太高了,熬不住了。”

        黄伯已经大兴纱厂工作30多年,现时70高龄的他,20多岁就投身纺织业,先后在不同的纱厂工作过,见证了香港纺织业的辉煌,亦看到了它的衰落。

        他感叹道:“以前我们忙起来,会连续开工很多天,周末都没有时间休息,订单多得做都做不来。后来越来越悠闲,老板都熬得好辛苦了。市道差,没办法啊!如今大兴纱厂都迁走,香港真是最后一家,一千零一家都没有了。”

       除了成本增加,纺纱厂也面临缺乏新血入行和订单减少等困扰。“从成本、销售、订价等各方面都面对压力,为了维持竞争力,最终只能停产。现正在物色其它地方再设厂,考虑成本便宜的东南亚地区,”陈镇仁说。

        现时工厂有数百名前线员工,会按劳工法例赔偿遣散,部分如销售、行政、会计等职位则会维持。由于缺少新人入行,大兴纱厂的大部分员工都已经是数十年的老臣子,不少人对工厂都十分不舍。

        香港60年代电影明星陈宝珠,曾演出一系列“工厂妹”角色,形象深入民心,当时工厂文化可见一斑。徐女士在大兴纱厂工作了40多年,由当年的“工厂妹”,做到今时今日。由40年前40元日薪,做到现在300元日薪,靠着在纺纱厂一针一线、日以继夜地工作,养活了两代人。

        她虽然感到不舍,但却表示明白老板的难处。“看到生意这么淡静,纱厂开机日子越来越少,都心里有数了,你总不能一直让人家做亏本生意的。其实老板都已经撑得很辛苦了,即使生意差都没减人工。”

        大兴纱厂会在今年5月停产。陈镇仁说:“现时工厂还有一些订单,我们做完这些订单,所有工作安排妥当,就会关闭厂房。香港人做生意,都是有头有尾的。即使要结业,也要做完它,不能失信于人。”

        织布机的织针不断编织的同时,时间亦无声流逝。即使这些织针终有一日要停止,但历史的时针却仍在转动。香港最后一家纺纱厂结业,会否唤起上一辈香港人的部分回忆?

标签:纺纱厂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