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8点秘籍 透露浙江纺企如何实现 “机器换人”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作者:时间:2015.07.22

导读:“机器换人”正日益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机器换人”正日益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国内纺织品生产与出口重要基地之一,具有市场信息灵、产品变化快等优势,但也存在加工成本高的劣势。这是因为浙江缺少棉花等天然纤维原料,且缺乏劳动力,约90%的一线员工都是外来工人,尽管工资年年提高,但仍面临招工难、留不住工人的困境。

  面对加工成本高与招工难的困境,近几年来浙江纺纱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升级步伐,在着力提升产品档次与减少劳动用工上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使产品结构向差别化、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等先进纺纱装备技术,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又使一线劳动用工大幅度减少,取得了减人增效的成绩。

  据我们初步调查了解,近几年来浙江纺纱企业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新技术与新装备:

  1、加快清梳联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清梳联是将传统纺纱的开清棉与梳棉机两工序有机连接,利用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把纤维经开松→梳理→除杂后的原料,通过管道气流输送制成梳棉条。既显著提高了梳棉条品质,又减少原来两个工序的重复劳动用工,是一项成熟的纺纱技术。

  2、加快采用新型带自调匀整高速并条机步伐,实现并条工序技术装备升级。浙江省纺纱企业在学习国外纺纱先进技术基础上,首先在纺棉精梳纱品种中从原二并工艺改为单并工艺,并在单道并条机上加装智能化的自调匀整装置,通过前后罗拉的自动变速来控制输出条的重量差异,取代了传统用人工调换齿轮来控制输出条重量的落后方法。由于并条工艺二道改一道既减少设备50%,使电耗与用工减少,又因纤维疲劳度降低,条子质量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3、用高效能精梳机来取代A系列“小精梳机”。浙江百隆东方、龙游民龙等色纺纱生产企业,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将原来采用先棉花染色后再混棉,改为用精梳棉网染色后再混棉工艺,避开了色纺纱小批量、多品种的约束,同时用精梳棉网染色来取代原棉花染色,使染化料消耗减少,可降低染色成本。更重要的是色纺纱生产中使用高效能精梳机后,使梳理过程中对纤维控制力远高于A系列的“小精梳机”,故制成的精梳棉网中含短绒率要比用“小精梳机”减少10%以上,而精梳落棉中有效纤维损失随之减少。

  4、升级粗纱工序技术。浙江纺纱企业加快了对传统粗纱机改造升级步伐,在现有粗纱机上采用智能化多电机控制技术来取代原靠锥轮传动的落后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宁波百隆纺织公司通过一年多时间,将原有49台锥轮传动粗纱机全部改成为多电机控制技术的智能化粗纱机,彻底消除了锥轮传动粗纱机成形部分各种故障,有效降低粗纱的断头率与坏车率。同时使改造后设备维修保养方便快捷、费用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5、改造细纱机。浙江省纺织企业近几年来积极采用自动集体落纱细纱长机,并在常规细纱机上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化自动落纱小车,同时还积极采用纺纱新技术,使环锭纺向多功能、高品质、多品种生产发展。

  6、络筒工序用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来替代纱库型自动络筒机。近几年来随着集体落纱细纱机的推广应用与细络联技术的发展,国外纺机制造企业又研发出新一代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按目前每万锭配自动络筒机3~3.5台为例,采用托盘式自动络筒机后只需1个挡车工轻松看管,三班运转只需配3~4个挡车工,充分显示了“机器换人”的优越性。

  7、积极采用新型转杯纺与喷气涡流纺纱技术。近几年来浙江纺纱企业使用这两种新型纺纱设备呈快速增加趋势,初步分析目前全省已拥有各种型号的转杯纺纱机40多万头,喷气涡流纺纱机500多台,共计4.5万锭。用这两种新型纺纱技术生产的纱线已占全省纱线总产量近20%,高出全国平均8~10个百分点,浙江已成为国内生产OE纱与喷气涡流纱的重要基地。

  8、积极推广车间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减少生产波动。近几年来浙江不少纺纱企业都积极采用温湿度控制自动调节技术,在送风风机及供水水泵等采用了变频马达,车间送风管道与回风窗等部位安装了温湿度自动检测点,从检测点中的温湿度变化情况,通过智能化与网络化技术来调节风扇速度与水泵水量及送风量大小,达到控制车间温湿度的波动。

  浙江纺纱企业近几年来积极采用了以上8项装备技术升级措施,不但使装备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及高端产品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许多装备提高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节约劳动用工,正逐步向实现“机器换人”的战略迈进。

标签:浙江 纺企 机器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