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裁缝们的生意又火了

来源:中国缝制设备网作者:时间:2013.04.25

导读:上世纪末,因制衣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裁缝行业逐渐没落,不少手艺了得的老裁缝甚至因此失业。而如今,随着修改不合身的网购成衣、加工特殊体型服装和高端定制消费的兴起,裁缝这个古老的行业又迸发出新的生机。

     辉煌

     “一生无忧”好手艺

     对于做了三十多年裁缝的吴康丽师傅来说,二十多年前,自家小裁缝店里生意火爆的场面,她至今记忆犹新。

     吴康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的裁缝店,凭着家族传下来的手艺,在洪山街道口一小区里,吴氏裁缝店生意特别红火。“店子不大,生意却好做。每到换季,一批批的人来找我做衣服,做套裙的,做西装的,做连衣裙的,做大衣的……根本忙不过来。”吴师傅说,当时做一套套裙大概要等一个星期。“当时大家工资虽不高,但却很舍得拿来做衣服。有些爱俏的年轻人,每天到店里来盯进度,甚至为‘插队’还给我送点小礼物,只盼着能快点穿上新衣服”。

     武昌徐家棚的李师傅裁缝店生意在当时也十分红火。李师傅1980年开店。他回忆说,生意最好的时候,有7个徒弟同时在店里帮忙,附近的邮政局都是来这里定制工作服。盛夏时,就有顾客开始预订全家老小的冬装。

     1987年,彭代峰开始在汉口一元路摆裁缝摊。据他介绍,当时一元路汇集了约25家裁缝小摊。每个摊师徒至少三人,摊位前排成长龙,有的顾客甚至一等就是一天。汉口的朱四方师傅,当时也收了7个徒弟,一天就能接到1.4万元的订单。

     胭脂路一家制衣坊的老板回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在对面布摊上扯了布,就直接来小店做衣服。当时小店总共只有三个人,顾客会因为他接了别人的布料,不接自己的布料而生气,有些性格爽直的顾客甚至直接扔下钱和布料就离开。他们愿意为了一件衣服等上一两个月。

     “那时候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高峰期三四千元!”吴康丽说,在人均收入几百元的当时,这样的收入已经不菲,“那时候,就真的像老辈人说的那样,有了裁缝这个手艺,就等于一辈子衣食无忧。”

    惊变

     从门庭若市到路边摊

     本世纪初,小裁缝们的安稳生活开始一去不复返。

     吴康丽等人发现,老顾客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多了,除了简单的缝纫,还加入了大量的刺绣、镂空等工艺。她还记得,一位顾客拿着杂志上一件刺绣旗袍的式样过来,要求做一样的。“别说那个布料难找,就是找来了。仅凭照片,也做不出来那么新潮的款式。”对于日益挑剔的顾客,传统裁缝店渐渐无法满足,来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

     胭脂路上的十几家老裁缝店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老旧的缝纫机功能单一、效率较低,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大部分被淘汰。彭代峰花了两万多元购置了一批新设备,包括四台平缝机、一台扣眼机和一台三线机,逐步转向车间式生产方式,才得以幸免,成为仅存的几家裁缝店之一。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