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皮革,朝阳产业也步履沉重

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4.28

导读:众所周知,没有品牌,企业就几乎没有定价能力。而据中国皮革协会的数据,2012年皮革行业内销比重占销售产值比重达到72%,同比提升1.4%,这是自2000年以来,皮革行业内销比重持续12年提升。

  ■■渠道难题

  “有不少伙伴其实已经做不下去了,我们也是在苦苦坚持并寻找出路。”多年来,像张成斌一样常年做外销市场的皮革加工企业,虽然利润也很可观,但并没有在国内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网络,而要转型内销,这却是必然之路。

  渠道短缺,也因而成为外销企业转型的切肤之痛。

  “现在,我们就很羡慕香港KC集团,其国内百余销售点不仅涵盖了主要城市,在国际上其足迹也遍布美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世界各地,这种渠道和品牌的铺货能力,我们往往只能望而兴叹。”张成斌说,OEM企业的典型悲剧就是总是到了无可奈何的关口,才开始思量自己的不足。

  但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这种反思要成为企业破茧成蝶的动力,并非易事。

  “社会上不少人认为环保问题将会成为这个行业转型的首要难题,其实不是。生皮本身是不存在污染和毒害的,其排放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工材料,二是生皮在加工过程中除去的非制革物质进入到废水中。而通过清洁化制革工艺技术,这两种污染的源头都可以在生产工艺中避免。所以目前,对我们这类外向型企业而言,要转战国内的首要考验,是渠道铺设。”张成斌说。

  “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不但交易链条冗长,回款慢,而且需在各环节中沉淀大量资金,要考虑产品特殊需求、应酬、客户、终端以及潜规则等等,其中,渠道的中间费用,开拓市场中的各种回扣、公关费用、进场费等都充斥着‘渠道霸权’,还有诸如政府公关费用和维权费用,这些交易成本往往超乎了一个中型企业的承受能力。”张成斌表示,转变观念对于做惯了外贸的企业来说已经是一桩大难事,而同时还要转变做法,就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如果不能做出这些转变,就只能改行或者等待被淘汰。而改行,就意味着要从一个新的行业或领域重新开始,这种考验就更大了。”

  ■■品牌困惑

  渠道的铺设,离不开品牌的建设。

  “代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很多企业主根本就没有品牌意识,还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以为注册一个商标就是拥有了品牌。”张成斌忧虑地说,自己以前也根本不去考虑品牌的事情,但是现在行业现状倒逼企业负责人去转型去思考。

  众所周知,没有品牌,企业就几乎没有定价能力。目前,转战国内的皮革代工企业不在少数,大家仍然在比拼价格高低,这就让这些本身利润就已经处在低水平的企业,继续压缩利润空间。而没有了利润空间,要自主开拓国内外市场,就成了一句空谈。

  “现在,我们也明白了品牌建设和渠道铺设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没有品牌,就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开展渠道建设。而渠道的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品牌影响力的扩张程度。但品牌和渠道考验的都是营销能力,我们这类企业大都只具备生产的能力。”张成斌认为,虽然从观念上,不少外销企业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但真正要突破这种发展的局限,距离还很遥远。

  而在这个突破的过程中,必然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这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外贸主要是做服务,内销主要是做市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外贸转向内销,必然要付出高额的经济成本来开拓市场,而市场开拓的重要支撑就在于品牌知名度,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多数企业的转型之路,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怪圈。”张成斌告诉记者,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不少同行依然顶着微薄的利润,坚持做外贸。

  “其实,对这个行业而言,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外贸企业需要塑造品牌转内销,就是那些在国内发展不错的企业,其品牌知名度也需要继续提升。梳理一下在国内热销的皮革品牌,我们不难发现,高端市场依然被外资品牌占据,我们国内也只有一些区域品牌在地方上可以和这些品牌抗衡。”最后,张成斌表示。

推荐资讯
热门点击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