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朝阳产业也步履沉重
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4.28
■■渠道难题
“有不少伙伴其实已经做不下去了,我们也是在苦苦坚持并寻找出路。”多年来,像张成斌一样常年做外销市场的皮革加工企业,虽然利润也很可观,但并没有在国内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网络,而要转型内销,这却是必然之路。
渠道短缺,也因而成为外销企业转型的切肤之痛。
“现在,我们就很羡慕香港KC集团,其国内百余销售点不仅涵盖了主要城市,在国际上其足迹也遍布美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世界各地,这种渠道和品牌的铺货能力,我们往往只能望而兴叹。”张成斌说,OEM企业的典型悲剧就是总是到了无可奈何的关口,才开始思量自己的不足。
但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这种反思要成为企业破茧成蝶的动力,并非易事。
“社会上不少人认为环保问题将会成为这个行业转型的首要难题,其实不是。生皮本身是不存在污染和毒害的,其排放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采用了有污染的化工材料,二是生皮在加工过程中除去的非制革物质进入到废水中。而通过清洁化制革工艺技术,这两种污染的源头都可以在生产工艺中避免。所以目前,对我们这类外向型企业而言,要转战国内的首要考验,是渠道铺设。”张成斌说。
“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不但交易链条冗长,回款慢,而且需在各环节中沉淀大量资金,要考虑产品特殊需求、应酬、客户、终端以及潜规则等等,其中,渠道的中间费用,开拓市场中的各种回扣、公关费用、进场费等都充斥着‘渠道霸权’,还有诸如政府公关费用和维权费用,这些交易成本往往超乎了一个中型企业的承受能力。”张成斌表示,转变观念对于做惯了外贸的企业来说已经是一桩大难事,而同时还要转变做法,就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如果不能做出这些转变,就只能改行或者等待被淘汰。而改行,就意味着要从一个新的行业或领域重新开始,这种考验就更大了。”
■■品牌困惑
渠道的铺设,离不开品牌的建设。
“代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差,很多企业主根本就没有品牌意识,还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以为注册一个商标就是拥有了品牌。”张成斌忧虑地说,自己以前也根本不去考虑品牌的事情,但是现在行业现状倒逼企业负责人去转型去思考。
众所周知,没有品牌,企业就几乎没有定价能力。目前,转战国内的皮革代工企业不在少数,大家仍然在比拼价格高低,这就让这些本身利润就已经处在低水平的企业,继续压缩利润空间。而没有了利润空间,要自主开拓国内外市场,就成了一句空谈。
“现在,我们也明白了品牌建设和渠道铺设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没有品牌,就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开展渠道建设。而渠道的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品牌影响力的扩张程度。但品牌和渠道考验的都是营销能力,我们这类企业大都只具备生产的能力。”张成斌认为,虽然从观念上,不少外销企业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但真正要突破这种发展的局限,距离还很遥远。
而在这个突破的过程中,必然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这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外贸主要是做服务,内销主要是做市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外贸转向内销,必然要付出高额的经济成本来开拓市场,而市场开拓的重要支撑就在于品牌知名度,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多数企业的转型之路,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怪圈。”张成斌告诉记者,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不少同行依然顶着微薄的利润,坚持做外贸。
“其实,对这个行业而言,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外贸企业需要塑造品牌转内销,就是那些在国内发展不错的企业,其品牌知名度也需要继续提升。梳理一下在国内热销的皮革品牌,我们不难发现,高端市场依然被外资品牌占据,我们国内也只有一些区域品牌在地方上可以和这些品牌抗衡。”最后,张成斌表示。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