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缝纫机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来源:中国服饰报作者:时间:2013.05.24
导读:2013年,行业从业人员规模不断缩减,企业利润空间持续收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景气指数持续在“渐冷”和“过冷”区间徘徊,行业发展整体呈现出缓中趋稳的下行趋势。
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显成效
2012年,行业骨干企业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和项目攻关,成立质量课题攻关实施机构。整机企业从零件质量与采购供应商体系建设、产品加工制造质量监控,到产品检验与质量把关,全方位地开展产品质量提升,构建了从缝纫性能、机器性能、运转性能、电气安全性能及噪声和耐磨性能的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大量的产品质量实物检测试验,发现并攻克了诸多如零部件质量、机壳加工、产品设计、装配工艺等方面存在的质量瓶颈,较大幅度地提升了行业“量大面广”的包缝机和电脑平缝机的质量,为国产缝制设备大规模进入一线服装加工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零部件企业在实施行业第一批立项的质量攻关项目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工艺技术革新和装备数控化改造,努力提升零部件加工效率与质量。中缝协批准立项的8个零部件企业质量攻关项目全部完成,各企业累计投入攻关资金1500万元,达到了预期攻关效果与收益。据统计显示,有85%的零部件企业在2012年开展相关技术革新活动,数量同比增长30%。增值服务和技能培训促服务型企业形成
从单纯从事产品的制造,到向产业链制造服务型企业的转变,是行业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2012年,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需求的满足,从构建品牌经销商体系,到大力开展服装加工企业的管理增值服务,再到主动为服装加工企业培训设备技术维护人才,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企业服务内涵的深化,构建长期稳定的制造企业与使用对象的伙伴关系,深入了解服装业转型升级对设备及人才的需求,延伸服务的范围,扩展服务的内容,丰富企业品牌增值服务内涵,通过实现管理红利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主动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迈向品牌增值服务新时代。
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管理增值服务和技能培训工作,如新杰克、中捷、富山、惠工三厂、中缝重工、鲍麦克斯等企业联合中缝协,通过自身、代理经销商积极举办服装加工企业设备维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做好设备售后服务的同时,迎合服装加工企业的特殊需求进行相关缝制设备的改装,真正做到“应需服务”,更好地提升了缝纫设备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经常为服装加工企业进行整厂设计规划和设备采购推荐,为服装加工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谈问题———存在利润下滑等四大挑战
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可持续发展受挑战
2012年,产销大幅下降和用工等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赢利能力快速下滑,利润总额锐减,企业可持续发展遭受挑战。表现在:一、投入资金缺乏,发展动力减弱;二、由于产能的阶段性过剩导致大宗产品单价快速、持续下降,企业赢利能力难以提升。如市场需求相对比较大和科技附加值较高的电脑平缝机产品,2012年产品均价普遍下调超过200元-400元,产品毛利润甚至由前几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甚至更低,导致企业利润下降30%以上;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依靠创新驱动尚需努力。
劳动生产率偏低行业发展效率待提升
行业市场的整体低迷,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不断加深,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缝制机械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56万元/人,远低于我国设备制造业80余万元/人的均值。而同期日本规模以上缝制机械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则为127万元/人。劳动生产率的偏低,使我国缝机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冲击,行业发展效率亟待提升。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