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国际棉花会议在青召开 中小纺企面临“棉贵伤工”

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6.13

导读:如果要用一个字描述国内中小纺织企业的现状,“熬”这个字可能最贴切。当前,面临外需不足、成本增加、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全国中小纺织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这当中,国内外棉价差更是让业界备感压力。

  “目前的棉花政策体系确实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刘小南表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好的,也达到了主要目标。但任何政策都有局限性。大家反映的政策带来收储压力、造成市场调节作用弱化、阻碍国际国内棉花市场价格衔接等问题,也是客观的。他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已经开会研究这个事情,主题就是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调控机制,探索建立促进中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但他也表示,“目前来看,政府相关部门认为应该保持现有棉花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包括储备棉投放和进口政策都应该继续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棉花政策的调整改变,应该考虑到保护棉农利益。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对棉农进行直接补贴。这是因为,中国植棉农户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需要国家给予扶持。当前收储价格虽然对棉农起到了基本保护作用,但并不足以调动农民增加生产面积的积极性。2013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继续下降,预计减少6%左右,下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周声涛表示,在政策设计上,应该在农工商三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考虑棉农收益、又要统筹考虑纺织企业承受能力、流通企业合理利润空间等因素,走出“棉贱伤农、棉贵伤工”的恶性循环。

  纺织企业亟须转型升级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方案》,继续敞开收储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维持标准级2.04万元/吨,收储质量和等级差价率按新标准执行。

  “从工业口来说,国内外棉价差问题已经众所周知,目前来看也没有办法改变,尤其是今年还要继续临时收储,棉纺企业只能作好思想准备,再熬下去。”朱北娜表示,除了用棉,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使用化纤、毛、麻等非棉纤维,近年来,非棉纤维使用已经有大比例攀升。

  丁好武介绍,中国棉花年消费量最高曾经到了1100万吨,现在已经下降到800万吨,如果政策不能够与时俱进,棉纺织行业的经营困难继续下去,棉花消费量会越来越少,这是整个行业都不愿看到的。

  有人认为,国内纺织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弱化,国际市场上一些订单开始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转移。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积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