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发烧” 出口企业“上火”
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时间:2013.06.05
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最乐观的恐怕就是家电业。因为家电业还有较复杂的上下游的配套设备生产,大批熟练工人不容易培养,因此作为一个集群产业,家电业的搬迁和复制并不能快速实现。
尽管如此,东菱威力电器总裁刘亮却对市场的整体表现很不乐观。他昨天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市场需求不旺,企业的总体销售下降,而企业压力不断提高,如劳工成本、汇率成本等的迅速上升,企业的日子非常难熬。”
专家建言
研发力度远远不够
杨文初认为制造业的红利一是效率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二是成本的下降。在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不靠技术进步,不靠研发投入,不靠人才培养,就可以维持中国制造业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根据去年欧盟发布的2011年全球研发调查结果,在研发投入的全球百强中,日本、美国、欧洲企业分别占24、35和29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是华为技术,位于第41位。
杨文初表示:这个排名与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身份实在是反差太过巨大。中国制造业在以研发和增值为导向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应对
中小企业四招苦撑
大型企业早已在积极出招应对。杨文初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影响有限,因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和外汇对冲来一定程度地规避损失和风险。
大型外企不少外迁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纷纷将工厂搬出中国。日本近期在缅甸与当地政府合资兴建占地2400公顷的迪拉姆工业园区,预计包括富士、夏普在内的众多日系电子制造业工厂将入驻该园区。
所需技术含量并不大的大型服装业,已经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比如伊藤洋华堂将把功能性内衣的产地由中国一国扩大到泰国等地,使中国所占的生产比重一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爱世克斯(ASICS)也计划把运动鞋生产基地由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显示,与峰值时的2007年相比,2011年从中国进口的服装产品减少了一成以上。同时,来自东盟的服装产品进口额则连续8年持续增长。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