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储政策陷三输境地 棉农直补知易行难
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丁凡时间:2013.07.03
导读: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初衷为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的政策,现在却陷入了让棉农、棉纺企业、政府“三输”的境地。
在东华大学教授顾庆良看来,棉农直补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进步,但棉农直补操作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补贴的标准如何确定?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补贴?中国棉农的分散性和个体化会给棉农直补带来很多困难。
“棉农直补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直补机制设计,而且必须全面考虑。”他表示。
杜珉则表示,包括棉农直补在内的新的棉花生产扶持政策,必须考虑到棉花的特殊性。“我们计算了一下十三亿人口穿衣问题,按照我们的基本需求量,我们棉花(种植量)应该在8000万亩,至少要保证在7000万亩以上。这一个量是不能够丢的。”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