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浙江纺织服装业“产能过剩”情况如何?

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时间:2013.09.17

导读:产能过剩是掣肘当下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隐患之一。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在浙江有何表现?浙江相关产业如何断腕求生?请看记者从市场、企业一线发回的报道。

  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箱包、服装、饰品、日用百货从全国各大工厂的仓库里流出来,然后集中到义乌库存街。据义乌库存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库存街市场成交额突破了30亿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过剩产能成就了库存市场。”该市库存行业会长郭洪建说。

  备受“库存”困扰的行业中,最受瞩目的当属纺织服装业。这在义乌库存街也得到了印证——每日进出成交量最大的就是服装。在一个仲夏的傍晚,义乌库存商金瑞白忙完一天的生意,向记者道出这五年来的“服装库存经”。从这位库存商的故事里,你可以看到产能过剩的起起伏伏。

  大起大落

  2008年前的金瑞白,是一位服装专卖店店主。“当时做的是男装,10年前,西服风靡一时,那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卖疯了。”金瑞白说,一天西服销量100套,每套的利润在100元到200元之间,日进万元,“我的专卖店是普通品牌,如果是知名品牌,利润更高。”

  也就在那时,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各种西服工厂。“手头有点闲散资金的都去投资做西服了,更夸张的是就算没钱也凑钱去做。大家都认为这行门槛低,利润又高。”

  如同过山车一般,大起之后是大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代加工为主的小企业遭遇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原有的订单生产加工模式遇到挑战,再加上服装业的风向标发生了变化,还来不及尝到甜头的一些小型服装厂,马上就面临了滞销的危险,纷纷关门或者转行。“哗哗哗倒下一大批工厂,大约有90%的厂子都关闭了,而生产出来的西服堆在仓库里也没人要,一把火烧掉的都有。”

  从那时起,金瑞白感受到了商机的变化。2008年,他转行做起了库存生意。“去一些小厂收货,经常是能以很低的价格收来,再卖给外商,中东国家的客人为主。”

  刚开始做这行,工厂反悔的不少,通常是赶到当地人家又不卖了,“觉得那么便宜的价格卖给你心有不甘,也想再等等,看看市场还有没有机会。”

  “不管什么牌子,是T恤还是羽绒服,库存拖到不得不出的时候,收购均价也就几块钱一件。在我们这里,不管是我们收进还是卖出,都是远低于生产成本价。服装不会保值。那些服装厂商总以为,100块成本的衣服,为什么要三五十块卖给我们呢?于是就一直压着,越压越不值钱。比如五年前的货,已经不是价钱的问题了,就是白给我们也卖不出去。”

  事实上,对那些库存积压如山的服装公司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按服装行业的成本结构,大中型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约到吊牌价的1.8至2.3折。在库存市场上,需要的不是对价值的尊重,而是对爱便宜心理的尊重。

  春节前后,是金瑞白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工厂里销售不出去的服装,一般会在年底清仓。”

  洼地掘金

  渐渐地,金瑞白发现,危机蔓延到大的品牌服装厂。“以前是收一些杂牌货比较多,2010年以后,大品牌的货收得多起来了。”

  在服装业整体进入“大库存”时代之后,各大品牌零售店关店的消息此起彼伏。继2012年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关闭了1200家门店以后,陆续有其他同类品牌关店的消息传出:少则几百家,多则上千家。

  “这么多门店关了,库存压力更大。大公司的仓储和人员要求高,所以形势会更紧张一些。”金瑞白称,最近两三年,他频繁地在全国各地进出品牌服装厂,有的公司库存量之大令他咋舌,“你相信吗,有些西服厂十几年下来,从来没清理过库存,几千万元的货就压在仓库里!”

  另一位义乌库存商则向记者讲述了某一次他看到的场景:在天津某品牌男装基地,仓库靠海而建,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工厂的工作人员带着我大概绕了十几个弯,每绕一个弯,都看不到尽头!足足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把那个仓库走完。”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