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季国标的化纤梦: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时间:2013.09.26

导读:“不论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楼道里遇见谁,他都会微笑着打招呼。”在同事眼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一直都是那么谦和,那么有气度。

  “81岁高龄,喉部、胸部都动过手术,在住院期间仍心系现代化纤的发展,说不出话,就用笔写……”说起这位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后辈们无不被季国标为国家、为化纤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我是和中国的化纤工业一起成长的。”季国标为新中国的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正由大变强奋斗了近60年。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决定创建化纤工业。

  1954年,国家选派一批专业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青年技术人员去东德学习化纤工业技术,上海交大纺织系毕业、在印染厂实习工作两年的季国标入选。在东德,季国标学的是人造纤维,也就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到上世纪60年代,国家要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又派他到英国实习。

  两次留学后,由于熟悉化学纤维产业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季国标先后参与主持了保定、南京、兰州和仪征等全国大型先导化纤厂的建设。

  此后几十余载,季国标将自己的心血全都献给了化纤事业。“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1972年以后,季国标被调到纺织工业部,从工程师开始做起,后任副局长、局长,到1984年任副部长,主管科技、化纤、外事和机械。

  1994年,季国标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学部主任6年、学部常委4年,一直致力于高新化纤工程科技的咨询工作,从未懈怠。他常说:“看到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我的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

  逆境让他更强大

  在近60年的奋斗中,季国标也曾遭遇挫折,但逆境给了他惊人的毅力,让他更加强大。

  在南京化纤厂工作期间,季国标因劳累过度引起肝炎发作,过了急性期还毫不在意,直到生产线投产成功,才被当时的纺织部长钱之光发现并安排治疗。

  在兰州石油化工厂时,季国标作为副总工程师,主管化纤分厂。当时是从英国引进的成套设备,但由于建设时正值“文革”,外国专家全部撤走,恢复生产建设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身上。他和其他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地试车、调整、培训,终于投产一次成功,产品部分指标还超过英国。

  1971年,季国标被借调到纺织工业部,一家四口人挤在招待所一个小房间里,条件十分艰苦。他每天晚上都要研究相关技术材料,编写谈判提纲、合同草稿,一直工作到深夜。他把招待所厕所前的走道当成自己加班的地方,对着一大堆资料在走道里工作。

  由于长期接触对眼睛有毒害的丙烯腈,季国标患上青光眼、白内障以及视神经萎缩,右眼里还插了根管子,再加上耳朵不好,医生和家人常常劝他休息,可只要是勉强能干的他依然要干。

  2011年秋天,季国标做完第一次喉部手术后,一位年轻专家去医院探望他。季国标拿出在病榻上写成的密密麻麻的三页纸,上面满是他对化纤产业发展的前沿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