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装备核心技术突破 或推动浙江纺织业转型升级
来源:浙江民营企业网作者:时间:2014.07.21
智能助转型
纺织装备核心技术的突破,带来产业链的整体提升,直接推动了我省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用工荒、土地资源紧缺、节能环保的高要求……纺织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设备水平,应对新形势的挑战,缓解巨大压力。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的大量问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徐康平说,生产同样产量的面料,普通络筒机更新为一台自动络筒机,可以将工人由35个减少到2个。“我们的产品成了抢手货,使康立成为新昌亩产最高的企业。高精路线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丁伯军说,远信生产的定型机2013年销售70多台,销售额上亿元。“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今年的订单也已经排到年底,并带动了国内定型机逐步高端化。”这家新兴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新增纺织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远信制造的定型机不仅遍布从苏南到广东的印染厂,还出现在孟加拉等纺织业发达的东南亚国家。
斜台式印花机过去只有日本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远信投资1600万元,耗时两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斜台式印花机,性能比肩进口产品,价格更低。一家服饰公司的负责人评价说,打破国外垄断的国产织造设备不断涌现,增强了民族纺织业的发展信心。
打破国际垄断的纺纱机研发“能手”
新昌纺机转型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直接推动了浙江全省的纺织业转型升级。无缝内衣机的市场占有率,本来全球九成市场都由国外一家企业独自霸占,而日发纺机的企业研究院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电脑针织无缝内衣机后,“一枝独秀”的现象不复存在了。
技术总监吕永法说,企业研发的产品不但性能比肩进口货,价格还比后者便宜了近三成。浙江一家服饰企业在使用评价报告上写道:“国产纺机增强了民族纺织业的发展信心。”
去年,日发纺机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全自动转杯纺纱机,这台机械的高智能化只需1名工人即可管理3台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产量也比传统设备提高了三成。而今,日发纺机的企业研究院再次推出了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它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但提高纱线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用工等成本。与国际同类设备相比,产品也颇具竞争力,有效提高了客户的投资回报率。
研发智能纺机高端型装备的“巨人”
从23年前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倍捻机起涉足纺机行业起,泰坦就走上了一条不断研发新产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目前,企业已迈向智能纺机高端型装备研发制造的“高富帅”行列。
为保证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投资1.2亿元,营建3400平方的“巨型”研究院,并配置了检测实验、装配用仪器设备与软件,将研发办公、实验测试、工艺试验等集成一体联合办公,使技术创新永远以市场为第一导向,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加捻、棉纺、织造、染整设备等四大纺机、染整系列产品,成为“泰坦巨人”强劲有力的“四肢”,让其在残酷的纺织印染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泰坦的部份主打产品性能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同类行业的先进水平,成功替代了成本高昂的进口产品。同时,个别“走俏”的设备还逐渐出口到意大利、韩国、巴西、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企业目前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0余项。
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研究院的层出不穷,也使新昌以纺织装备不断拓展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一片天。截至去年,新昌全县智能纺织印染装备产业完成工业产值45.25亿元,实现利税4.55亿元。预计到2017年,新昌智能纺织印染装备产业中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将达到2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届时,新昌将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研发创新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智能纺织印染装备出口基地。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