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工业网首页

张槎针织市场:如何造“场”引“市”?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作者:时间:2013.10.16

导读:如果在地图上,用一条线连接起江苏常熟和广东张槎,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接近2000公里。虽然相隔千里,但两者相似的产业特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个是长三角的服装名城,一个是珠三角的针织名镇。

  远在千里以外的常熟,总是乐于向外来者展示他们“天下衣仓”的风采。走出常熟市汽车站,这座花园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第一个地标建筑便是常熟服装城。在这个云集了10万多经营人员的商城内,旺季时每天有30万人次从这里进出,日资金流量超过了20多亿元,每年更是有超千亿的服装交易在这里完成。

  回到佛山张槎,在这个全国最大的棉纱集散地,尽管棉纱年交易额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对国内棉纱交易价格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辖区内仅有的十几个针织园区却显得零敲碎打,大部分的交易环节都不在张槎进行,呼吁张槎打造新交易平台的声音越来越大。作为长三角服装名城的常熟市,从地摊集中地再到千亿交易市场,它的做法或许可以给张槎带来启示。

  先有“市”再造“场”

  在张槎许多人看来,打造新的交易市场势在必行。“像广州的中大布匹市场几乎控制了张槎的整个加工业,都在为中大布匹市场打工。”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直言。

  作为针织名镇,张槎拥有棉纱经营户超500家,日棉纱交易额10000吨。一份由禅城区经济科技局相关调研小组在今年8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全国各地绝大部分的棉纺企业都在张槎设置了销售网点,张槎在决定棉纱价格上有绝对的优势,但目前张槎由于缺乏类似广州中大布匹交易市场这样的平台,企业无法分享终端利润,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张槎针织产业的配套很齐全,成本很低,但是两端都被别人抓住了,一个是终端的销售,一个是前端的设计,需要去搭建平台,来拉高产业的附加值。”李军说。尽管许多人都认可打造交易市场的必要性,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表达了同样的疑问,紧挨着佛山的广州中大布匹市场附近集聚着七八个布匹交易市场,日交易额超过20亿元,且已经形成强劲的集聚效应。佛山如何后发而上?

  常熟服装城有着相似的经历。

  “常熟服装城属于自发形成的市场,从零零散散的小摊贩起步。”常熟服装城管理委员会党政办主任毛华回忆道。1985年,站在常熟汽车站往外看,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小摊贩,许多常熟人都把自己手工制造的服装拿到车站附近摆摊,因为交通便利,市场开始成行成市,越来越多的小摊贩出现。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尽管当地相关部门开始搭建起大棚式的小市场,把小摊贩都放在里面,但仍属于相对粗放的规划方式。而此时,周边的苏州、无锡等民营企业老板都开始规划建设自己的服装城。到了2003年,毛华和身边的同事开始感受到“很大的危机感”。

  “铺天盖地的宣传,而且里面的硬件显然比我们大棚式好多了。”毛华直到今天依然对服装城内的区域划分印象深刻,“他们还专门划分了韩国馆,经营得很到位。”在这种压力下,常熟服装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硬件提升。数据显示,常熟服装城从1985年到2002年期间,占地仅100多万平方米,而从2003年至今,扩充到了300多万平方米,近十年间投入100多亿元来改扩建市场面积。

  但毛华注意到,在那年声势浩大进行宣传的服装城开始人气渐低。她再次前往这些地方,发现市场内出现了许多“另类”店面。她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民营老板的投资,缺乏政府主导,短暂逐利的个性,让他们在看不到发展前景后,选择把店面产权出售,“这将严重影响交易市场的专业性”。

  而这些服装市场的物流问题也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简单地说,进出都不方便,自然就没人来了。”毛华说道。

  事实上,在当时正进行硬件改造的常熟服装城,改造的成果还未完全凸显,“如果说是因为我们当时硬件改造成功,把他们打败,那是不可能。”毛华认为,这主要是源于市场形成的模式问题。

  她认为,常熟服装城属于先有“市”再造“场”,因为是“市”在前,这意味着原本已经聚拢起一定的人气,这样的地方必然在物流交通等各方面具有优势。而先造“场”的,则显得先天不足,必须从一开始就关注如何聚集人气的环节,如打造便利的交通、保证市场产业链配套的完整性等。

推荐资讯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会员中心

版权所有 © 2019-2020 服装工业网 冀ICP备190247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