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求解代工之困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emma 时间:2013.05.24
最近,微博上热议的一条资讯再次将中国代工企业推至风口浪尖,中国代工企业的生存业态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面对国际订单日益南下的发展趋势,业界一直以“完善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加工技术”来提振信心。“行业流失的仅仅是一些中低端、低附加值的订单,中国本土大多数做的都是中高端订单。”这也是记者近年来就代工行业形势问题采访时听到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伴随着理想照进现实,中国代工行业到底只是“看起来很美”还是亟待“蜕变重塑”?
纠结的订单
“现在,做代工的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困难了。”著名领带生产企业麦地郎集团办公室主任王积良告诉记者,“虽然订单还是有,但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薄了。”
王积良告诉记者,在全国主要的领带产地浙江省嵊州市,面临代工困境的绝非只有麦地郎一家。
“在嵊州,麦地郎已经算是不错的。我们可以算是全国第二大领带加工企业,多年的代工经验让我们有比较稳定的订单来源。很多小的企业,甚至连订单都接不到。”王积良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外销市场不振,加之服装休闲化的趋势,使领带的订单越来越少,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领带代工行业的激烈竞争。利润随之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现在,我们加工一条领带也就只能赚几毛钱了。”王积良对此颇为无奈,他告诉记者,除了成本的升高外,在接单环节承担工序的增多并没有使企业的加工费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也是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的重要原因。
“以前,我们在接外单时只负责加工环节,成品做出来之后只要整体打包发给外商即可。但现在接单时,我们不仅要按照外商的要求从指定供应商处运来面料,在加工完成后我们还要负责包装产品,按照产品类别发往不同产地。”王积良说道,外商将原本应由他们承担的工作转嫁给加工企业,但给企业的加工费却还是按照原有标准去执行,代工企业基本没有议价权利。
但即便如此,很多代工厂即使微利也要接单。王积良说道:“很多时候,明知接单后工厂可能没有利润,但我们还是会接。一方面是考虑到工厂正常的流转和工人的工作量,更重要的则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保证他们下次还会将订单交给我们来做。”
虽然领带代工的利润日渐式微,但王积良认为,这与近年来报道比较多的“订单转移东南亚”关系不大。他告诉记者,一开始有些订单确实尝试转给东南亚的工厂来做,但最后还是回流中国。因为生产领带所需的许多工艺技术要求,东南亚加工企业目前还达不到。
但对服装企业来讲,东南亚的廉价人工成本确实对代工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现在很多基本款的服装都转移到东南亚了,就连红豆也在东南亚地区设立工厂,以期降低加工成本。”红豆西服厂第二生产车间主任周冠华表示,从服装行业整体的代工情况来看,两级分化的业态则成为了主要趋势。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