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业:站在调整十字路口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Ashcol时间:2013.09.29
“目前,国内PTA理论生产成本大致在8040元/吨,而9月23日国内PTA现货主流成交价格为7700元/吨,生产企业理论亏损额高达近340元/吨。”9月25日,出现在中国纺织网上的这一组数据,怕是又要让不少化纤企业头痛了。
正处下行周期
9月初,在桐乡举行了一次国内化纤行业的年会,虽然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为复杂环境下的化纤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技术、能源、低碳、品牌”,但此时聚集的化纤同行们,难免不提及化纤产能过剩。
“2012年全球合成纤维产量约5800万吨。到2016年,全球合成纤维供应量增长比较快,约7840万吨,而需求量不会很快增长,大约为5790万吨,供求间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超过2000万吨。”日本化纤协会副会长兼理事长上田英志,在题为《全球化纤行业中期需求预测》的报告中指出。沉重的数据,令在座同行沉默。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化纤生产大国。2012年,中国化纤产量3792.16万吨,占全球化纤总量的65%。浙江是中国化纤最重要的产地。去年,全省化纤产量1677.3万吨,同比增长11.82%,占全国总产量的44%。今年上半年,我省化纤产量约87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6%。在业界甚至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浙江企业投资生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化纤产品的前道原料),足够供给全国化纤企业。”
2008年至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化纤行业遭遇减产。2010年开始扭转减产局势,并于2012年产量、增速均创下新高。那时,正是化纤企业赚钱的大好时机。经历了2011年的利润巅峰行情,之后化纤行业一路向下,步入下行周期,至今仍在下行中。
今年1至7月,全省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分别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55.9亿元和37.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由一季度的下降28.4%、36.3%转为增长0.6%、3.1%;企业亏损面为20.0%,比一季度收窄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5.7亿元,同比下降23.9%。目前化纤行业效益虽增长缓慢,但行业总体情况正在好转中。
“对化纤产能过剩,我一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就以桐乡来说,尽管目前行业形势严峻,但桐乡化纤产品产销率很高,都在95%以上,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化纤都销售出去了,能卖出去就说明它是有市场需求的,市场需要的东西能说是过剩吗?”一位熟悉情况的与会官员提出不同看法。
上田英志也表示,从最近10年来看,纺织行业依然处于增长期,而化纤行业扮演了纺织行业发展的驱动器角色。
那么当前的困境,源于什么?
常规品种泛滥
“当前化纤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常规品种产能增长过快,产能结构性过剩。”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指出,“2012年,投资增速虽已大幅回落,部分项目也在推迟建设或投产,但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
化纤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分析,2002年到2012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与此同时,中国化纤工业也获得了规模、产能高速发展的十年。在此期间,大型化纤企业的生产规模得到明显提高,成为中国化纤工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化纤的产能逐渐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纺织工业发达地区集中,与上下游行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民间资本进入化纤行业的投资增长迅猛,民营企业的产能比例迅速扩大。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