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业:站在调整十字路口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Ashcol时间:2013.09.29
投资成本下降,资本进入化纤行业门槛随之降低。“过去十年,化纤项目单体规模是原来的6倍,单个项目投资成本是原来的1/8,项目建成速度是原来的1/2,加工研发成本是原来的1/2,纺丝速度是十年前的8倍。”端小平说。
“前几年化纤利润太高了,最好的2011年,一吨化纤利润5000元。丰厚的利润必将引来疯狂的投资。今年6月份我专程跑了一趟德国,去洽谈新设备交货的事情。去年订的货,按照原来一年可交货,现在要3年才能交货。什么原因?中国化纤企业的设备订货量太大,德国公司生产忙不过来了。”庄奎龙说。
与会的川企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克胜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粘胶纤维长丝产量全球最大,短丝全国前十。“公司现有常规产品销售困难,每吨售价4万元,利润很薄,而像蛹蛋白纤维等高新产品一吨七八万元,却非常紧俏,利润也比常规产品高得多。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高新产品占比越多越好。”
“产业用”是新路
为应对产能过剩挑战,必须找到新的需求点。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的《资源匮乏下的纺织产业出路》一文中,开篇即有如下一组数据:联合国联合多国专家发布的一份意见称,到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服装部分将达到4150万吨,占16.4%,家用纺织品部分4100万吨,占16.2%。而产业用纺织品,将达到1.705亿吨,占总量的67.4%。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一份数据也显示:在2011至2015年期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129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9.5%。根据目前的行业规划,到2015年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化纤比例将达到29%,新增约450万吨,产业用纺织品无疑已成为中国化纤工业增长的亮点。
两组数据,一个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包括农用、工业用、军事用、建筑用、汽车用、医疗卫生用、航天航空用等。无疑,与当前运用更为广泛的服装用、家用纺织品相比,产业用纺织品科技含量更高。
“2013年上半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处于健康、平稳的态势,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4%,利润同比增长27.04%,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在纺织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介绍。
“我们也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逐渐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目前公司产品中,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比重分别为50%、25%、25%。虽然服装用产品比重最大,但产业用产品比重在不断增加。”庄奎龙说。
“精细化多样化纤维、高端纤维产品,也将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方向。”上田英志指出,亚洲地区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消费者的消费形态将转变为“工业化社会形态”。所谓工业化社会形态,对化纤行业的影响,表现在对高端服装、高端化纤的需求量的增长,需要化纤企业生产更高附加值、功能性更强的化纤产品。“目前中国服装市场规模与2008年的日本市场的产值相当,但到了2020年,中国高端消费者数量将超过日本总人口3倍,约达3.2亿人。”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