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丝织造:利用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时间:2014.04.11
编者按
在3月26日召开的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届四次理事扩大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上,行业领导、专家和长丝织造骨干企业代表就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化解同质化竞争,规避结构性过剩风险;如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承担社会责任,作和谐发展的领跑者等热点、难点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程皓、东华大学教授李毓陵等专家就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新型纤维在长丝织造领域的应用,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政策和技术,产能过剩时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嘉兴市鸣业纺织有限公司、巨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宏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华懋(厦门)织造染整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产品开发、差别化发展方面的经验。本版选取了部分专家的观点和企业的经验介绍给读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专家视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化纤长丝仿棉应扬长避短
化纤长丝仿棉要走出新路,简单地说就是要扬长避短,也就是既要发扬和保留合成纤维的优点,学习棉纤维的优点,还要克服合成纤维的缺点,回避棉纤维的缺点,使之成为优点多、缺点少的新纺织品。
合成纤维长丝,从性能、产量、成本条件看,首先可选择的是涤纶长丝。涤纶长丝要扬长避短,首先要保留涤纶长丝的优点,如强度高、弹性好、熔点高、保形性好、耐磨损性好、使用寿命长;要保留涤纶长丝纤维定型后抗折皱、保褶裥的功能,为此,不能增加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团,不能提高回潮率,不能改变玻璃化转变温度;保留涤纶长丝连续结构的特点,使织物没有毛羽、不起毛、不起球、无刺痒感;保留涤纶长丝在纺丝、纺织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传统工艺,并注意纺织品染整后的热湿蒸呢冷却定型工艺,保留定型效果。
同时要改善涤纶长丝的缺点,学习棉纤维的优点,涤纶纤维长丝应该具有以下变化:异型截面,需要多沟槽,产生导湿、快干的性能和效果;争取要有局部中空部分,提高遮盖性,减少反光亮度,提高蓬松性和保暖性能;添加抑菌或抗菌成分,具备抑菌防臭防霉功能;采用专用加弹工艺,使涤纶纤维模仿棉纤维具有空间的转曲和卷曲,使涤纶长丝也像棉纤维产品一样具有蓬松及优良的压缩弹性,纤维间散点接触,与皮肤也是散点接触,改善皮肤接触感觉;采用新技术提高涤纶长丝产品的防熔滴性,增强火燃的安全性;在织造加工中增加有机导电长丝拼织,提高抗静电性能;根据最终产品专用特殊需求,增加某些专用功能,例如:纺丝添加粒子提高浅色薄织物的遮蔽性,纺丝添加颜料生产原液着色长丝用于色织;添加香气释放胶囊,产生较长期缓慢释放香味等特殊功能需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程皓
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2014年节能减排重点任务是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2014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14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
目前纺织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应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鼓励多种形式的能源结构调整方式。废水治理方面,印染废水间接排放困难重重。单个印染企业要满足废水达标排放要求难度非常大,一是资金投入和处理效果不成比例,二是无成熟的技术案例作为参考。
废气治理方面,国家严格控制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四种污染物的排放。前三种污染物都有可防治的措施。纺织行业定型机尾气处理也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应着重从能源结构调整,废水,废气三个方面推动减排活动的进行。在能源使用上,应加大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空压节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推广应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丝光淡碱回收技术、乙醛回收技术等先进技术。
印染定型机运行时排放的废气不仅含有大量烟尘,同时还有聚苯类有机物、印染助剂、油等多种成分,每台定型机一般排放颗粒物150~250毫克/立方米、油烟40~80毫克/立方米。所排放的油、烟、尘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很大危害,定型机废气排放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锐。2013年5月1日绍兴县在全国率先对定型机尾气治理给出了一个确切的限制标准:DB330621/T001-2013《印染行业定型机废气排放限量》地方标准明确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颗粒物浓度不超30毫克/立方米,油烟浓度不超40毫克/立方米。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