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途径少缺乏技术 废旧纺织品难再利用
来源:亚洲纺织作者:时间:2014.07.11
日前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起,联合28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废旧纺织品联盟”)正式成立,重点从政策法规和技术咨询两方面研究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课题。协会负责人肖以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废旧衣物在没有经过分类之前是垃圾,只有分类后才能产生价值,所以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服装厂家,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的首要任务就是自行分类。
肖先生介绍称,发达国家在大型超市门口都会有旧衣回收箱,把衣服放进这个箱子的民众可以得到一张抵税票据,在购物时可抵掉相应的产品税,我国上海市、杭州市和深圳市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也已初见成效。
另外在技术方面,2013年我国产生了约2007万吨废旧纺织品。其中,难以降解的化纤成分达到1377.7万吨,占废旧纺织品总存量约68%。比起棉料的简单开花处理,化纤成分的再加工是更应该重点攻克的技术壁垒。肖先生告诉记者:“7月4日浙江一家企业的专利技术刚刚试点成功,将回收后的废旧涤纶纺织品通过化学醇解,再经过滤去除杂质,已经可以生产为被子、褥子、枕头、被套等床上用品。而且这种面料制成的床上用品可进行回收,产品还具有速干、不易缩水等特点,目前这样的生产技术也正在推广。”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记者探访
分拣细布条,用来做拖把
7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胶州市胶北街道东蔡村,这个村庄曾被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向市里重点申报。该村到处堆着布条。胶北街道相关负责人姜先生表示,东蔡村主要是负责将服装企业生产的下脚料进行人工分拣 ,分拣之后将布条打包出售。
记者在东蔡村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以看见堆积在路边的一堆堆布条,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家庭作坊里 ,31岁的小张一家四口人正坐在院子里临时搭起来的一个棚子下面,忙碌地把一大编织袋布条按类别分装成小袋。
小张介绍称,他们家是直接从即发集团下属的工厂进的货,按照纯棉、涤棉、涤纶、纯白 、漂白 、杂色仔细地人工分拣包装,之后由负责深加工的企业成批量收走。提起深加工的合作企业,小张回忆说:“有些细布条可以直接做成拖把,另外一些厂家拿去还原成棉花纺纱织布。”
郑明梅说:“自从我进入这一行,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就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但一直处于瓶颈期,老百姓废品利用的意识已经很强,但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利用。所以企业要开垦这块沃土,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由于缺乏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消费者确实普遍担心“黑心棉”趁乱牟利,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应该优化加工技术。”
再生棉生产地以小作坊为主
在距离东蔡村30多公里之外的胶州市胶莱镇沟里村,这个仅有百余户居民的小村庄,不仅在217省道沿线,也恰好位于即墨、平度和胶州三市交界处,是青岛市最大的再生棉生产地,也是青岛废旧纺织品利用加工技术最成熟的基地。但提起这个村庄,胶莱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皱起了眉头,该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时,屡屡被冠以“黑心棉生产基地”的名称,无论是当地企业主,还是一线干活的职工,每当与陌生人接触,都会瞬间陷入极度警惕的状态,每说一句话都前思后想。
胶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徐先生这样向记者解释:“我们生产的只是原料,整个生产过程都完全符合相关法律,在出厂之前要求每家企业都必须明确标注"非生活类用品"的字样,不可否认有些进货商无视劝告、把原料用于被子甚至纺纱织布等生活类用品,但这真的是原料生产厂家不能控制得了的。”
走进沟里村,无论在靠近省道的马路旁边、还是村里几块大空地上,随处可以看见堆积如小山的废弃纺织品,其中以裁剪衣服之后剩下的下脚料最多,生产厂家多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当地人李先生开办的小作坊内,里面只有一台专门用来二次加工纺织品的开花机,整个加工过程也非常简单,被整理好的下脚料只需要均匀放进开花机内,就会被粉碎成棉絮状,棉絮被打包起来,便作为成品向外出售。李先生介绍称,在沟里村生产再生棉的家庭作坊,实际上多数是南方人,在40多个作坊中,安徽和江浙老板占了绝大多数,个别本村人反而是学了外地人的手艺一步步做起来的。棉絮的成分根据含棉量的多少分为纯棉和涤棉,按照颜色不同分为白色和杂色,其中白色纯棉料是最贵的一种,每吨成品棉絮出厂价大约6000元。李先生说:“因为白色的棉絮再做成成品后,可以任意染成其他颜色,售价也会相应提升,杂色的几乎没有染色的可能。”
在距离李先生的作坊北侧约30米的地方,记者找到一家江苏老板陈先生开办的工厂,这间厂房规模相对较大,主要以生产白色再生棉为主。陈先生的开花工艺与本村李先生的差别并不大,“我们现在生产原料的技术还都比较初级,一吨布条能出0.8吨棉纱,而且棉纱还不能用于贴身衣物这些生活类用品,仅能用于大棚棉被、针刺地毯等这些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低端产品。”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