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与产业结构需双调整 用工荒再袭珠三角
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lara 时间:2014.02.24
导读:随着制造业逐步向中东部地区转移,家门口的工作,更自由的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对于珠三角来说,不能提供更高工资的工厂,注定还要继续在“用工荒”的泥淖中挣扎。
吴红艳是深圳市伟宝劳务派遣公司总经理,每年春节后才是他最忙的时候。急等开工的工厂会把用工需求提到他这里。而他的工作,就是去广西、四川等省份,把那些可能还沉浸在年味中的人们带回工厂。
吴红艳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电子厂、玩具厂,要招的也都是普通工种,以年轻人为主,这让他感到很大压力。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消息,今年春节后,整个广东省用工缺口的峰值可能达到120万人,其中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制造业缺口尤其大。
另据人社部最新的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增长了2.4%,但增幅同比回落1.5%;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虽然增长1.7%,但增幅也同比回落1.3%。
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的话说,这反映出我国农业劳动力随着多年的大规模持续转移已不再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蓄水池。
这意味着,尽管“刘易斯拐点”尚未出现,但人口红利的窗口期正在加速收窄。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制造业逐步向中东部地区转移,家门口的工作,更自由的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对于珠三角来说,不能提供更高工资的工厂,注定还要继续在“用工荒”的泥淖中挣扎。
深山“挖”人
正月十一这一天,钱经理便回到了他位于深圳市南油第一工业区锦都服装城的铺面里。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春装上市前的准备期,相熟的客户会提前打电话来下订单,他要操心的,是怎么招到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让工厂尽快开工。
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一直到正月十六,他还没接到一个订单电话,这让他对今年的市场形势有些悲观。而更让他发愁的是,帮他照看铺面的员工都还没有回来上岗,他只能一面盯着铺面,一面打电话找工人。
“熟练工人,每个月算上加班费能拿到五六千。”钱经理说,过去的几年中,服装业制造工厂的毛利率并没有多大提高,但熟练工人待遇却不断提高,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个工资水平在服装业中普遍都能达到,找到满意的工人很难。”
钱经理描述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在锦都服装城的每个店铺大门上,几乎都挂着招聘需求,有找店铺销售员的,也有招纺织工的。但服装城里现在还是有些冷清,来人并不多。
钱经理所在的是深圳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十年前,这里还是南油工业区,集中了数百家规模大小不一的服装制造工厂。随着深圳制造业向外迁移,这些工厂的生产线逐步从南油撤出,南山区政府便适时将这里升级改造,形成了现在的锦都服装城、世纪银座服装城等服装批发市场。
数千家服装批发铺面聚集,让这里成为珠三角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而每一个铺面背后,都至少有着一家规模或大或小的服装制造工厂,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劳动者。
然而,钱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像他这样规模较小的服装厂,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相熟工人介绍的方式招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者劳务派遣公司来找的话,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再做培训,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不过,在整个珠三角乃至沿海地区,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工,是很多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类工厂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因为现在人实在难找了。
吴红艳是河南驻马店人,从2000年开始从事劳务派遣行业。14年的从业经验让他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2006年之前,他每年的招人地点都会选在河南、湖南这些中部劳动力大省,一般是发出招聘广告就会有人来;但近几年,这些省份的人都不好招了,他不得不把招人的战线扩展到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区。
“我们现在几乎都是在山区里面招人。”吴红艳说,老家河南现在很多城市也出现了很多工厂,年纪稍大的人,都会选择在老家打工,不愿再出来做事了。“挖人的过程就像更用力地挤出海绵中已所剩不多的水来。”
吴红艳的判断有数据可证。以河南为例,2013年该省有1523万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已经远高于赴省外就业的1137万人。
吴红艳的经历也基本上描绘了近年来用工荒的真相。在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后,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在中西部省份市区、县城甚至是乡镇出现。因此,这些省份的打工者已经没有必要为谋得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份职业而一次次远赴他乡了。
典型的例子是,富士康在缩减其深圳龙华厂区的规模后,又在郑州、重庆、武汉等地建立起了规模更大的制造基地。每年年初的“春风行动”中,富士康招人的大巴都会停留在各个人力资源市场或者火车站,刚下火车的工人上车后便会被大巴接走。
如果一个地区同时有几个“招人大户”,相互之间的争斗就更为激烈。譬如,富士康的武汉园区碰上了联想的武汉基地,前者春季缺工5000人,后者缺口3000人。
武汉市纳杰人才市场主管章俊告诉记者,春节后,企业招人需求井喷,求职者则供不应求。据纳杰人才市场统计,截止到2月19日,纳杰人才市场供有2938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累计46442个,进场求职者则只有29620人。也就是说,用工荒早已不仅是沿海地区面临的问题,现在即使是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已经颇为严重。
吴红艳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电子厂、玩具厂,要招的也都是普通工种,以年轻人为主,这让他感到很大压力。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消息,今年春节后,整个广东省用工缺口的峰值可能达到120万人,其中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制造业缺口尤其大。
另据人社部最新的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增长了2.4%,但增幅同比回落1.5%;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虽然增长1.7%,但增幅也同比回落1.3%。
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的话说,这反映出我国农业劳动力随着多年的大规模持续转移已不再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蓄水池。
这意味着,尽管“刘易斯拐点”尚未出现,但人口红利的窗口期正在加速收窄。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制造业逐步向中东部地区转移,家门口的工作,更自由的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对于珠三角来说,不能提供更高工资的工厂,注定还要继续在“用工荒”的泥淖中挣扎。
深山“挖”人
正月十一这一天,钱经理便回到了他位于深圳市南油第一工业区锦都服装城的铺面里。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春装上市前的准备期,相熟的客户会提前打电话来下订单,他要操心的,是怎么招到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让工厂尽快开工。
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一直到正月十六,他还没接到一个订单电话,这让他对今年的市场形势有些悲观。而更让他发愁的是,帮他照看铺面的员工都还没有回来上岗,他只能一面盯着铺面,一面打电话找工人。
“熟练工人,每个月算上加班费能拿到五六千。”钱经理说,过去的几年中,服装业制造工厂的毛利率并没有多大提高,但熟练工人待遇却不断提高,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个工资水平在服装业中普遍都能达到,找到满意的工人很难。”
钱经理描述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在锦都服装城的每个店铺大门上,几乎都挂着招聘需求,有找店铺销售员的,也有招纺织工的。但服装城里现在还是有些冷清,来人并不多。
钱经理所在的是深圳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十年前,这里还是南油工业区,集中了数百家规模大小不一的服装制造工厂。随着深圳制造业向外迁移,这些工厂的生产线逐步从南油撤出,南山区政府便适时将这里升级改造,形成了现在的锦都服装城、世纪银座服装城等服装批发市场。
数千家服装批发铺面聚集,让这里成为珠三角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而每一个铺面背后,都至少有着一家规模或大或小的服装制造工厂,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劳动者。
然而,钱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像他这样规模较小的服装厂,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相熟工人介绍的方式招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者劳务派遣公司来找的话,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再做培训,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不过,在整个珠三角乃至沿海地区,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工,是很多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类工厂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因为现在人实在难找了。
吴红艳是河南驻马店人,从2000年开始从事劳务派遣行业。14年的从业经验让他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2006年之前,他每年的招人地点都会选在河南、湖南这些中部劳动力大省,一般是发出招聘广告就会有人来;但近几年,这些省份的人都不好招了,他不得不把招人的战线扩展到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区。
“我们现在几乎都是在山区里面招人。”吴红艳说,老家河南现在很多城市也出现了很多工厂,年纪稍大的人,都会选择在老家打工,不愿再出来做事了。“挖人的过程就像更用力地挤出海绵中已所剩不多的水来。”
吴红艳的判断有数据可证。以河南为例,2013年该省有1523万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已经远高于赴省外就业的1137万人。
吴红艳的经历也基本上描绘了近年来用工荒的真相。在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后,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在中西部省份市区、县城甚至是乡镇出现。因此,这些省份的打工者已经没有必要为谋得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份职业而一次次远赴他乡了。
典型的例子是,富士康在缩减其深圳龙华厂区的规模后,又在郑州、重庆、武汉等地建立起了规模更大的制造基地。每年年初的“春风行动”中,富士康招人的大巴都会停留在各个人力资源市场或者火车站,刚下火车的工人上车后便会被大巴接走。
如果一个地区同时有几个“招人大户”,相互之间的争斗就更为激烈。譬如,富士康的武汉园区碰上了联想的武汉基地,前者春季缺工5000人,后者缺口3000人。
武汉市纳杰人才市场主管章俊告诉记者,春节后,企业招人需求井喷,求职者则供不应求。据纳杰人才市场统计,截止到2月19日,纳杰人才市场供有2938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累计46442个,进场求职者则只有29620人。也就是说,用工荒早已不仅是沿海地区面临的问题,现在即使是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已经颇为严重。
相关阅读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