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话题在我国纺织业界并不陌生
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时间:2013.08.22
倪国昌:江南布衣“走出去”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其实也是一种必然。2005年,我们在北京的东方广场开了一家专卖店,那里国外顾客比较多,我们的服装风格得到了这些顾客的喜爱。当时,有一位俄罗斯客户,他找到了我们公司,希望把我们的品牌引进到俄罗斯。经过后期的运作,2005年12月,我们在俄罗斯的莫斯科设立了海外专卖店。在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中,我得到几点启发:第一,我们可以向国际中高端品牌学习他们的品牌运作经验。第二,向国外零售商学习商品的流通经验。
何种形式?
产业链全球布局 抱团“走出去”
杨世滨:从这些“走出去”的企业案例来看,他们都不是只进行了贸易往来,而是通过资本来占领市场,我不知道其他嘉宾怎么看?
王炬:我们从全球视野看“走出去”,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产品阶段。用我现有的产品,现有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其他的市场里面去,这是最原始的阶段。第二,产业链的阶段。不仅仅是在出口,在产业链的布局上实现“走出去”。第三,真正全球化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走出去”,已分不出来这个公司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工业品牌也好,还是其他品牌也好,它已经是真正实现全球布局了。如今的市场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当我们考虑“走出去”的时候,就要想办法使产品从生产到营销都能跟得上市场的变化。
另外,我认为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好,企业一定要利用平台。这个平台可能是产业集群,也可能是电子商务平台。
杨世滨: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球布局,大多是有规模的集团在完善自身的产业链,那么中国企业会以集群形式出去吗?
江辉:“抱团走”是我的一个梦,我一直向商务部呼吁,一定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纺织产业“走出去”。前期的基础建设工作,包括征地收地都不是一个企业做的事,实施起来特别困难,所以需要政府的支持。
王炬: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有新的技术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去”。我们看到义乌的企业也开始往外走。但如果只是依靠是传统的运作模式来推动集群“走出去”,可能还不够。
到哪里去?
地域文化相近地新兴消费市场
杨世滨:在纺织服装业中,“走出去”的部分企业是“草根型”的,他们与带有战略性和能源性目的的大型企业不一样,针对民营企业来说,海外投资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
江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但首先一点是思考适不适合“走出去”。我认为“走出去”的企业必须要在国内就做得很好;其次,要想到自己有没有适合在外投资的人才,这非常重要。我学的是葡萄牙语,18岁就到葡萄牙留学,按道理我的葡萄牙语很好了,但是让我出去管理工厂,也会存在问题,因为我不是管理工厂的人才,管理工厂不但要会外语、会财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会经营和管理。
还有一点就是去哪里的问题,为什么说东南亚可以发展?原因有几点,首先在地域上离我们比较近,第二,文化理念也比较相近,这些工人和我们的思想理念差异不大,而在欧美和巴西这些地方,尽管是沃土,资源丰富,但是不适合我们。我们的企业最好还是到周边去,无论是民情和文化,都和我们一脉相承。
王炬:我认为“走出去”要看精选市场,就是要精心筛选一两个市场,然后再真正地把品牌、管理能力做出来。在全球市场上,我们很看好非洲市场,在东南亚里面,我们非常看好印度尼西亚。当然,选什么市场,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划。
“走出去”的方向还要从消费流向来判断,从人口和资源来看,非洲和印度尼西亚都是新兴的消费市场,值得企业关注。
- 倒计时15天!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08.04
- 探访“牛仔之都”-增城新塘2021.01.06
-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2020.09.18
-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08.27
- 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黑马”气质隐现2020.08.25
- 可弹可染,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08.18
-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08.17
-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2020.08.12
-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08.11
- 大厂小厂“两重天”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08.11
- 亏损10倍,“从不打折”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08.10
-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14000元/吨震荡2020.08.05